首页>> 古诗文>> 吴越三王判牍帖赞原文 诗词名句

吴越三王判牍帖赞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吴越三王判牍帖赞原文

玉册之楼压吴杭,三川锦绣开故乡。
英姿飒飒熊虎相,红袍金印交炜煌。
百年霸府仪物庞,山判近出功臣堂。
凤宅画诺鹊抵章,五云八体严且庄。
流传世世民弗忘,鬼神呵护谨毖藏。
题染犹带猊炉香,卷端藻墨十二行。
紫橐曾是天台房,我宝此帖随缣缃。
匪徒嗜古思耿光,大谊犹可占尊王。

诗词问答

问:吴越三王判牍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吴越三王判牍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玉册

亦作“ 玉策 ”。1.古代册书的一种。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号用之。用玉简制成。 晋 左思 《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籙於石室。”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因寄王大昌龄》诗:“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清 汪懋麟 《登岱行》:“ 泰山 之神何洋洋,昭祀七十有二王。金函玉册降天府,岂但拜祷来下方。”

(2).传说中天子受命的符瑞。《晋书·元帝纪》:“于时有玉册见於 临安 ,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 ,其文曰‘长寿万年’,日有重晕,皆以为中兴之象焉。”参见“ 册书 ”。

(3).珍藏的秘籍。 北周 庾信 《进象经赋表》:“九州既奠,近对《河图》,四辙中绳,全观玉策。”

(4).指仙道之书。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俗説 岱宗 上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后汉书·方术传序》:“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5).花灯名。《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引 清 陆果泉 《石础歌》:“玉册流星鐙影散,《太平》新曲今谁哦。”自注:“ 士诚 盛时,尝于元夜张鐙,有玉册、流星、万点金、百花团诸名目。”

三川

(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 西周 以 泾 、 渭 、 洛 为三川。《国语·周语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 韦昭 注:“三川, 涇 、 渭 、 洛 ,出於 岐山 。”(2) 东周 以 河 、 洛 、 伊 为三川。《战国策·秦策一》:“亲 魏 善 楚 ,下兵三川。”《文选·鲍照〈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有 河 、 洛 、 伊 ,故曰三川。”

(2).指洛阳。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阳》诗:“前登 阳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云旗蔽三川,画角发龙吟。” 赵殿成 注:“《史记》索隐:三川,今 洛阳 也。”

锦绣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英姿

英俊勇武的风姿

英姿飒爽

飒飒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秋风飒飒

寒雨飒飒

熊虎

(1).熊与虎。 汉 张衡 《西京赋》:“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崇陵崔巍,深溪峥嶸,美类不处,熊虎是生。”

(2).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因以借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鸟隼为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仇兆鳌 注:“熊虎,将士之旗。”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3).比喻凶猛,勇猛。《左传·宣公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 若敖氏 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刘备 以梟雄之姿,而有 关羽 、 张飞 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瑜 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 干 曰:‘真熊虎之士也。’”

(4).借喻勇猛的将士。 汉 陈琳 《武军赋》:“衝钩竞进,熊虎争先。”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帝曰将军,整尔熊虎,赫赫明明,皇舆出祖。”《北齐书·文襄帝纪》:“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克復中原。”

金印

(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金印。” 宋 苏辙 《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清 黄遵宪 《琉求歌》:“尚有丹书珠殿掛,空将金印紫泥封。”

(2).借指官职。 唐 杜甫 《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谁能解金印,瀟洒自安禪。” 宋 乐雷发 《乌乌歌》:“好杀贼奴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

(3). 宋 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看 张员外 ,面上刺着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水浒传》第八回:“原来 宋 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换做打金印。”

(4).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臣又据总兵官 卢鏜 手本……与 日本 金印勘合。” 许地山 《三博士》:“她们一同看着(博士文凭)上面的文字和金印。”

炜煌

(1).犹辉煌。 唐 寒山 《诗》之一○四:“富儿会高堂,华灯何煒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时见有帘幃,灯烛煒煌,皆莫知何处。” 明 何景明 《荷花赋》:“呈红颜以流曄兮,丽繁星之煒煌。”《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只见庙中香烟繚绕,灯烛煒煌。”

(2).华盛貌。 唐 温庭筠 《鸿胪寺四十韵》:“锡宴得佳致,车从真煒煌。” 明 杨慎 《庭中有奇树》诗:“春风一披拂,花叶何煒煌。”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霸府

(1).指 晋 、 南北朝 和 五代 时势力强大,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晋书·孔愉丁潭等传论》:“咸以篠簜之材,邀缔构之运,策名霸府,骋足高衢。”《梁书·臧盾传》:“ 高祖 平京邑,霸府建,引为驃骑刑狱参军。”《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重念 太祖皇帝 ,尝开霸府,有事四方。”

(2).借指藩王或藩臣。《北齐书·崔季舒传》:“虽迹在 魏 朝,而心归霸府,密谋大计,皆得预闻。”参见“ 开府 ”。

(3).指 日本 明治 维新前实际掌握政权的藩臣。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而二千年之以帝王自号者,特犹 周 之 桓 文 , 日本 之霸府也。”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衅始篇》:“十月,其霸府 德川庆喜 归政。”

仪物

指用于礼仪的器物。语本《书·洛诰》:“仪不及物。” 孔 传:“威仪不及礼物。”《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汉 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於此殿坐,岂非真天子邪!” 宋 钱愐 《钱氏私志》:“闻国初贵主乘, 元祐 后不铸印,无乘马仪物。”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卷三:“ 晋 王导 以仪物鼓吹求助於 钟山 之神以御 苻坚 。”《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这属于旧时丧事迷信之一的仪物。”

功臣

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画诺

(1).旧时主管官员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后汉书·党锢传序》:“后 汝南 太守 宗资 任功曹 范滂 , 南阳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 ,二郡又为謡曰:‘ 汝南 太守 范孟博 , 南阳 宗资 主画诺。 南阳 太守 岑公孝 , 弘农 成瑨 但坐啸。’” 王先谦 集解引 惠士奇 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北史·令狐整传》:“刺史 魏 东阳王 元荣 辟 整 为主簿…… 荣 器 整 德望,尝谓僚属曰:‘ 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四》:“《唐六典》:‘太子令书画诺。’本朝 至道 初改为準。此东宫画诺也…… 梁 江州 刺史 陈伯之 目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则郡守刺史亦画诺矣。”

(2).泛指同意、赞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虚无党》:“当时之政府既极婪戾,则此之主义,必能为多数国民之所画诺。”

五云

(1).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关尹子·二柱》:“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云笈七籤》卷四一:“五云交荫,六炁扇尘。”

(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南齐书·乐志》:“圣祖降,五云集。”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瑞开三眷,祥洽五云。”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丽日五云浮,开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 清 陈梦雷 《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云英、云珠、云母、云液、云沙五种云母。据称按五季服用,能寿考乃至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闻有晓消五云,飞八石,转九丹,治黄白。”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五云之法……服之一年,则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参阅 杨明照 《<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

(5).见“ 五云体 ”。

八体

(1).八种书体。 秦 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 唐 张怀瓘 《书断》。后以指书法。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穷六义於怀抱,究八体於毫端。”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四:“双声宛转连珠格,八体浓纤倒薤看。”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縟,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世民

世代为民。《晏子春秋·外篇下四》:“ 晏子 闻之,曰:‘ 婴 则 齐 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 张纯一 注:“ 婴 世为大夫,自称世为 齐 民,谦也。”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呵护

(1).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隐 《骊山有感》诗:“驪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诗:“降 商 讫 周 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鐫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女在墓,为羣鬼所凌, 李翁 时呵护之。”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诗,它一面对主流尽着传统的呵护的职责,一方面仍给那些新花样忠心的服务。”

(2).指(神灵)庇护,保佑。 宋 侯寘 《水调歌头·题法华台》词:“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羣感佛力呵护,香火日盛。”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祷告之诚……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护者也。”

题染

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形迹不祕,去来不时。窻壁题染,在在可録。”

炉香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 * 。”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卷端

书刊开端的部分。 清 周亮工 《书徐氏所藏张林宗先生旧稿》:“并大书其定交之地之年於卷端。”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但卷端又声明着下期要更名为《西北风》了。”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缣缃

(1).供书写用的浅黄色细绢。 唐 颜真卿 《送辛子序》:“惜乎困于縑緗,不获缮写。”《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后独孤氏》:“法度有节,不待珩璜;篇训之制,自盈縑緗。” 高燮 《柬曼殊大师并乞画偕隐图》诗:“聊寄縑緗盈尺幅,愿言偕隐是吾徒。”

(2).指书册。 唐 孙过庭 《书谱》:“若乃 师宜官 之高名,徒彰史牒; 邯郸淳 之令范,宜著縑緗。”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颇游简素,少閲縑緗。” 宋 曾巩 《读书》诗:“未免废坐卧,其能眎縑緗。新知固云少,旧学亦已忘。”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甘逐携书》:“我将伊骨肉相看,因此付縑緗没吝颜。”

匪徒

盗匪;强盗

嗜古

好古。 宋 杨万里 《送曾秀才归永丰》诗:“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清 纳兰性德 《石鼓记》:“谨记其由来,以告夫世之嗜古者。”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我因为见商务馆还出《秦汉演义》,出《小说世界》,与古董还可以说有缘,所以想仰托洪福,塞给他,去印了卖给嗜古的读者。”

耿光

光明;光辉;光荣。《书·立政》:“以覲 文王 之耿光,以扬 武王 之大烈。” 孔 传:“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 唐 李白 《明堂赋》:“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 宋 王安石 《双庙》诗:“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盖 中国 今日,亦颇思歷举前有之耿光,特未能言,则姑曰左邻已奴,右邻且死,择亡国而较量之,冀自显其佳胜。” 郭沫若 《红花岗》诗:“冬来我謁 红花岗 ,烈士陵园溢耿光。”

大谊

(1).正道;大原则。《汉书·董仲舒传》:“ 武王 行大谊,平残贼, 周公 作礼乐以文之。”《新唐书·柏耆传》:“既至,以大谊动 承宗 ,至泣下。”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二》:“草鄙之人,不达大谊,辱奬训之厚,敢不尽愚。”

(2).要旨。《汉书·儒林传·丁宽》:“ 景帝 时, 宽 为 梁孝王 将军距 吴 楚 ,号 丁将军 ,作《易説》三万言,训詁举大谊而已,今小章句是也。”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尊王

(1).尊崇王室。 春秋 时 周 王室衰微, 齐桓公 、 晋文公 等相继以“尊王”为名,称霸一时。《史记·太史公自序》:“ 赵夙 事 献 , 衰 续厥绪。佐 文 尊王,卒为 晋 辅。”

(2).指尊崇君上。 汉 蔡邕 《独断》:“太史公 司马迁 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渫瀆言尊号,尊王之义也。”

(3).崇尚王道。 宋 陈傅良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诗:“ 武皇 好少臣已老, 孟子 尊王君尚霸。”参见“ 尊王攘夷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朱南杰,朝代: 宋代
    谁立西湖造化功,峰分南北境相通。四时风物弦歌里,两岸人家图画中。堤柳送迎忘尔汝,棹声来往自西东。风波便作恩波看,此乐君王与众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风常有定川无定,曲折行舟逆顺殊。

    顺则喜而逆则怫,人情一刻静能乎。

  • 作者: 张俞,朝代: 宋代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仇。凄凉帝子宅,浩荡{右衤右爾}衡洲。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谨将醉眼著繁边。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满空明月四垂天。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 作者: 潘佑,朝代: 唐代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
  • 作者: 张栻,朝代: 宋代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薄雪殿余腊,一夜收楚氛。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我亦破晓出,唤客来卷云。苍苍西山树,栖此万鹤群。爽气入病眼,幽怀惬前闻。意到自举酒,语多只论文。薄莫势未已,飞花复缤纷。还将萧瑟声,一一付竹君。洗盏且更酌,清绝未酣醺。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三月三日天气新,著处繁华矜是日。明日萧条尽醉醒,碧窗宿雾蒙蒙湿。南极老人自有星,挂君高堂之素壁。仙人玉女回云车,万草千花动凝碧。奇祥异瑞争来送,麟角凤嘴世莫识。酒肉如山又一时,满堂宾客皆叹息。正是江南好风景,苑中万物生颜色。遮莫邻鸡下五更,且将款曲终今夕。独惭投汉阁,出守吾家侄。懒慢无堪不出村,生无所成头皓白。朋知来问腆我颜,汝伯何由发如潦。红颜白面花映肉,秋水为神玉为骨。元圃苍洲莽空阔,神仙中人不易得。在于甫也何由羡,扶持自是神明力。君不见大儿聪明到,越罗蜀锦金粟尺。裁缝云雾成御衣,朝廷记忆蒙禄秩。小儿心孔开,射策君门期第一。今春喜气满乾坤,朱绂即看随画鷁。丈夫生儿有如此,百年未见欢娱毕。南
  • 作者: 胡杕,朝代: 元代
    标签:送别诗,赠别诗

    情通万里亲,远别恐辽绝。

    徘徊言笑间,眷爱终纠结。

    以镜投月中,相照亦何切。

    上下云与尘,辉光岂沦灭。

  •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千载兰亭后,风流宛目前。竹昏烟冉冉,花泣露涟涟。笔落诗推将,杯行酒有仙。水边佳丽少,春草谩芊绵。
  • 作者: 祁顺,朝代: 明代

    大庾关头万树春,何年移植庾溪濒。

    半湾素练横霜干,一色琼葩沁碧沦。

    醉倚孤篷闲索笑,坐招明月为传神。

    知君剩得林逋趣,香影新联最逼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