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闻蛙原文 诗词名句

闻蛙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闻蛙原文

竹影摇夕凉,清光入窗牖。

霜簟含风漪,文室周旋久。

抱枝蝉噪寂,蛙鼓群如吼。

昆虫各任时,日月双丸走。

一径绕溪行,丛苇盖数亩。

千百沸成群,噂沓不住口。

我闻雷鸣夏,汝蛙功何有。

徒供小儿辈,垂钓出渊薮。

转眼堕笭箵,因鸣受灾咎。

九夏能几时,胡不以默守。

诗词问答

问:闻蛙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闻蛙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有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

参考注释

清光

(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明 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着他们的脸。”

窗牖

窗户。 汉 枚乘 《杂诗》之五:“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唐 崔颢 《邯郸宫人怨》诗:“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余喜而上於楼以观,则凡湖与山之献於栏槛而入於窗牖者,向未知其有於此也。” 叶圣陶 《穷愁》:“以室无窗牖,遂如仍在宵夜,光明之泽弗被,寒贫可嘆哉。”

含风

带着风;被风吹拂着。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南朝 梁 虞羲 《见江边竹诗》:“含风自颯颯,负雪亦猗猗。”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一:“额黄映日明 飞燕 ,肌粉含风冷 太真 。”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蝉噪

(1).蝉声喧聒。 南朝 梁 王籍 《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唐 皮日休 陆龟蒙 《开元寺避暑联句》:“静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鷺沉。”

(2).讥讽诗文多浮辞滥调,无病呻吟。 唐 韩愈 《荐士》诗:“ 齐 梁 及 陈 隋 ,众作等蝉噪。”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卷轴纷牛毛,题咏乱蝉噪。”

蛙鼓

亦作“ 蛙皷 ”。群蛙叫声。 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听,蚊雷未易驱。” 清 陈淏才 《花镜·养鳞介法·蟾蜍蛙》:“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 姚光 《夜起一首次钝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闻蛙鼓似谈经。” 李瑛 《让水》诗:“蛙鼓敲不响,知了紧绷弦。”

昆虫

明显分节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任何一种,包括昆虫纲和其它(例如蜘蛛、螨、蜱、蜈蚣、鼠妇)外表与昆虫相似的成员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双丸

(1).两个弹丸。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书剑侠事》:“ 吴中 有 叶氏 子者,少无赖,好剑术,有老嫗导之,能以剑为双丸,纳诸口中。”

(2).指日月。语出 元 * 润 《题陈直卿一碧万顷》诗:“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双丸易转迁,暗里朱颜换,那堪老大人轻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玉帽笼头,怕乌兔双丸天外走。”

一径

亦作“ 一逕 ”。1.一条小路。《晋书·贾充传》:“ 充 帐下都督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溪南重迴首,一径出修篁。”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八:“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纔宽便数家。”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复冈迴一径清。”

(2).径直。《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明日捉个空,便一逕到 临安府 前叫起屈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衝军阵,鞭骏马,一径地西南上迓。”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姑姑,你姪儿除授 潭州 为理,一径的来望姑姑。”《水浒传》第四二回:“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人马,一径去取了来。”《孽海花》第四回:“长班要去通报, 雯青 説:‘不必。’説着,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间屋里去。” 鲁迅 《野草·狗的驳诘》:“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方言。一直。谓持续不断。《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只要 王老爷 一径搭 沉小红 要好落去,故末算是耐 沉小红 本事大哉。” 朱自清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后来又在一个乡镇-- 甪直 --里住了四五年,一逕是做着小学教师。”

千百

极言其多。 晋 左思 《吴都赋》:“缔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动以千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 茅盾 《子夜》十四:“他觉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条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成群

较多的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

野马喜欢成群地吃草或活动

噂沓

(1).议论纷纷。 明 李东阳 《上元后一日亨父席上得合字》诗:“街衢儿女喧,老稚相噂沓。”参见“ 噂沓背憎 ”。

(2).喧哗吵闹。

(3).攻讦诋毁。 元 揭傒斯 《萧景能墓志铭》:“以为使不即死,学不至古人不止,必且举进士,否亦必不肯睢盱噂沓以媒其身。” 清 钱谦益 《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不为崖岸斩絶之行,不附翕热噂沓之党。”

(4).冗长拖沓。 清 袁枚 《与程蕺园书》:“近见海内所推博雅大儒,作为文章,非序事噂沓,即用笔平衍。”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雷鸣

(1) 打雷

雷鸣电闪

(2) 形容响声大如雷鸣

掌声雷鸣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小儿

(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垂钓

钓鱼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渊薮

渊:深水,鱼住的地方;薮:水边的草地,兽住的地方。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书·武成》

宛为大都,士之渊薮。——《后汉书·梁冀传》

婢子向闻天朝为人文渊薮,人才之广,自古皆然。——《镜花缘》

转眼

转动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转眼百年

转眼成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笭箵

渔具的总称。亦指贮鱼的竹笼。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唐 陆龟蒙 《渔具》诗序:“所载之舟曰舴艋,所贮之器曰笭箵。” 宋 陆游 《湖塘夜归》诗:“渔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 范蠡 经。” 清 唐孙华 《渔父词》之一:“笭箵纶竿载满船,年年生计五湖边。”

受灾

受到导致巨大的物质损害、损失和不幸的一次突然的灾难

受灾地区

九夏

(1).古乐名。《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驁夏》。” 郑玄 注:“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九夏乐章》:“九夏皆门庭之乐也。《周礼·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出入,谓出门入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金奏九夏,圭陈八薌。”

(2).夏季,夏天。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

(3).九州华夏。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胡不

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鲍照,朝代: 南北朝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倦见物兴衰。骤覩俗屯平。翩翻若回掌。恍惚似朝荣。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五图发金记。九钥隐丹经。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蹔游越万里。少别数千龄。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何时与汝曹。啄腐共吞腥。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平羌峡里府江来,西望青衣抱郭回。

    大佛足前相会合,早潮晚汐不分开。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丽日舒长,正葱葱瑞气,遍满神京。九重天上,五云开处,丹楼碧阁峥嵘。盛宴初开,锦帐绣幕交横。应上元佳节,君臣际会,共乐升平。广庭。罗绮纷盈。动一部、笙歌尽新声。蓬莱宫殿神仙景。浩荡春光,逦迤王城。烟收雨歇,天色夜更澄清。又千寻火树,灯山参差,带月鲜明。
  • 作者: 王汝玉,朝代: 明代

    月色娟娟满禁林,青绫被拥玉堂深。

    宫壶赐酒初醒后,只少梅花伴我吟。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往岁风云接,重霄日月开。奏篇闻叹息,造膝谂图回。延阁初优病,锋车又趣来。恭惟天子圣,殄瘁岂无哀。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西城畦稼卧黄云,似说千门许见分。驴载马驮应不厌,一{上竹下差}牙齿正须君。
  • 作者: 魏峦,朝代: 唐代
    迤逦清居台,连延白云外。侧聆天上语,下视飞鸟背。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周郎三复似南容,君亦因之师友同。岂待湖南始相识,闻风元自大江东。
  • 作者: 释法泰,朝代: 宋代
    鸡寒上树,鸭寒下水。三百馀会不能宣,九年面壁徒瞌睡。休瞌睡,上是天兮下是地。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