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右军祠堂原文 诗词名句

右军祠堂

作者: 高祖之朝代: 宋代

右军祠堂原文

一麾东晋守,八体入神书。
墨水传遗迹,兰亭表旧居。
挂冠高兴逸,坦腹旧床虚。
峻岭崇山景,依然想似初。

诗词问答

问:右军祠堂的作者是谁?答:高祖之
问:右军祠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高祖之右军祠堂书法欣赏

高祖之右军祠堂书法作品欣赏
右军祠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麾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襄公 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学士》诗:“一麾了婚嫁,万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唐 杜牧 《即事》诗:“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宋 曾巩 《和邵资政》诗:“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清 沉涛 《迭韵和子方谢鹤》:“五貺可无诗媵鹤,一麾聊当梦游仙。”参见“ 一麾出守 ”。

东晋

朝代名。公元317-420年。 西晋 灭亡后, 司马睿 在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重建政权,史称 东晋 。后为 南朝 宋 刘裕 取代。共历十一帝。

八体

(1).八种书体。 秦 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 唐 张怀瓘 《书断》。后以指书法。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穷六义於怀抱,究八体於毫端。”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四:“双声宛转连珠格,八体浓纤倒薤看。”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縟,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入神

(1) 专注于眼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或陷入沉思

他入神地站在画前,良久方才离去

(2) 形容达到精妙的境界

这幅人物画画得真入神

墨水

(1) 供钢笔书写用,一般不褪色(如蓝黑墨水),主要成分为鞣酸或丹宁、硫酸铁,并常加蓝色染料的水中弥散悬液,也包括可洗脱的墨水

(2) 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他肚子里还有点墨水

传遗

留传。《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铸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旧居

旧宅;故居。《后汉书·安帝纪》:“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县民故 会稽 太守 杜宣 ,白令 崔瑗 曰:‘ 太公 本生于 汲 ,旧居犹存。’” 唐 杜甫 《得家书》诗:“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陈毅 《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机关生活今调剂,爱此兵营以旧居。”

挂冠

辞官

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汉书·逢萌传》

高兴

(1) 愉快而兴奋

见到你我很高兴

(2) 喜欢做某事

你不高兴去就甭去了

(3) 高雅的兴致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唐· 杜甫《北征》

坦腹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郗太傅 在 京口 ,遣门生与 王丞相 书求女壻。丞相语 郗 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 郗 曰:‘ 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 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 逸少 ,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牀”,本此。 五代 无名氏 《玉溪编事·参军》:“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2).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唐 杜甫 《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诗。”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一日, 子厚 ( 章惇 )坦腹而卧,适 子瞻 自外来,摩其腹以问 子瞻 曰:‘公道此间何所有?’ 子瞻 曰:‘都是 * 底家事。’ 子厚 大笑。”

(3).比喻赤诚。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人物·陆应旸》:“平生热肠坦腹,善赴人缓急。”

峻岭

连绵的高山。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明 刘基 《过闽关》诗:“峻岭如弓驛路赊,清溪一带抱水斜。” 清 徐翔鵾《普安道中》诗:“横穿峻岭几千丈,直下危峰数十盘。”

崇山

(1).高山。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晋 陆机 《从军行》:“深谷邈无底,崇山鬱嵯峨。”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大地虽大,崇山大河虽多,深林邃谷虽奥,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

(2).引申为崇高,巨大。《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奈何弃崇山之功,为此过举!”

(3).山名。相传 舜 放 驩兜 之处。《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 孔颖达 疏:“盖在 衡岭 之南也。”按,据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六,当在 唐 驩州 境内, 泗城 之南(今 广西 凌云县 和 西林县 一带)。 唐 沉佺期 《从崇山向越常》诗“朝发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阴”,即其处。旧说或谓在今 湖南 大庸县 境,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国语·周语上》:“昔 夏 之兴也, 融 降于 崇山 。” 韦昭 注:“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阳城 , 嵩高 所近。”

(5).山名。 狄山 的异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歷 唐尧 於 崇山 兮,过 虞舜 於 九疑 。”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山海经》曰:‘ 尧 葬 狄山 之阳。一名 崇山 。’”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想似

谓深切的怀念。《文选·曹摅<思友人>诗》:“延首出阶檐,佇立增想似。” 李善 注引《庄子·徐无鬼》:“夫 越 之流人,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甞见於国中而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兹久者,思人兹深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朱樵,朝代: 明代

    村庄寒露下,茅屋发机声。

    自念风霜早,非关蟋蟀鸣。

    林中乌半咽,门外月三更。

    高阁矜罗绮,何人识此情。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缓步跻山寺,羁心感岁华。

    经初翻贝叶,酒已厌椒花。

    白发逃方外,青山梦海涯。

    何如双树鸟,日夕听三车。

  • 作者: 余靖,朝代: 宋代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细路蟠青壁,层轩倚碧空。天香下尘世,僧梵起云中。藤络将颓石,松号不断风。尤怜扶杖处,直下数飞鸿。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一篙湖水鸭头绿,千树桃花人面红。茆舍青帘起余意,聊将醉舞答春风。
  • 作者: 晏几道,朝代: 宋代
    春云绿处,又风归鸿去。侧帽风前花满路,冶叶倡条情绪。红楼桂酒新开,曾携翠袖同来。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
  • 作者: 释永颐,朝代: 宋代
    梅发春江棹绿波,越乡缠离认吴歌。寻花戴帽谁家去,载酒移船与客过。废馆夕阳寒柳动,古宫芳草白雪多。山行每是清晨出,归路牛羊下远坡。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宜晴又复喜宜暄,绝胜春光大造恩。

    防误农蚕明返棹,名山不必更情敦。

  • 作者: 袁说友,朝代: 宋代
    高青远绿映回塘,菡萏菰蒲细细凉。蘸水瀛红罗袜渡,舞霓绡翠绮襦香。琼珠碎落风前雨,兰櫂夷犹月下觞。老帅如何太风味,两年池上送残阳。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多谢高人问起居,惠然相过共秋蔬。栖栖众且疑夫子,碌碌谁知效阿奴。老去睡乡还积欠,君来诗社责新逋。便便一觉南窗午,短簟方床意不疏。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