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作者: 王昌龄朝代: 唐代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原文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诗词问答

问: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的作者是谁?答:王昌龄
问: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昌龄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昌龄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43_68

参考注释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尊师

(1)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尊师爱生

尊师爱徒

(2) 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烧香

(1) 拜神佛时点着香插在香炉中

烧香拜佛

(2) 比喻为求人办事而请客送礼

有些地方风气不正,办事得先烧香

禹步

谓跛行。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 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 ,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 禹 步。”《法言·重黎》“巫步多 禹 ” 晋 李轨 注:“﹝ 禹 ﹞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 禹 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 禹 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併,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三步也。如此 禹 步之道毕矣。”《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及至 汾河 ,遇水暴长,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 禹 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黄尊师,童子烧香 禹 步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产龙》:“有 王媪 者,焚香 禹 步,且捺且咒。”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溪路

溪谷边的路;溪水之路。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一:“欲访 桃源 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谿路:山间小路。 唐 崔曙 《山下晚晴》诗:“寥寥远天静,谿路何空濛。”

闻鸡

(1).听到鸡叫。指黎明。 明 何景明 《祭亡兄东昌公文》:“始在 巴陵 ,闻鸡,通衙执烛视事。”

(2).见“ 闻鸡起舞 ”。

使人

佣人,奴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军忧疑。这里却教了使人送还他去, 田承嗣 一见惊慌,知是剑侠,恐怕取他首级,把邪谋都息了。” 萧红 《生死场》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的身上。”

奉命出使的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阀,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沙糖中国本无之。 唐太宗 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纪》:“六月戊寅, 察罕 以书来报,留我使人不遣。”

先贤

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先贤祠

桃花源

(1) 在湖南省桃源县境,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公园,传说陶渊明因此地而作《桃花源记》,故而得名

(2) 又称“桃花浔”,“桃花洞”。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尘忝

谦词。犹言忝列。多谓自己的才能有辱于所任的职位。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马记室笺》:“顾己循涯,寔知尘忝。” 唐 刘禹锡 《代让同平章事表》:“初受恩荣,若登霄汉;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先君出宰》:“此妓,某未尘忝时,已见其在籍中矣。”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清 吕大器 《镇羌道上有感》诗:“鹰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节至今无。”

(2).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宋 欧阳修 《笔说·峡州诗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清 潘陆 《彭泽县》诗:“地借 陶潜 著,人思 狄相 贤。何堪寻废县?沙草浸寒泉。” 叶圣陶 《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避地

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2).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通问

相互问候;互通音信

山观

山中道观。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暄。”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诗:“寒归山观随碁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空虚

里面没有什么实在东西的;不充实的

反对派所持的空虚的论点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官役

(1).犹职衔。《 * 词话》第三十回:“太师又向 来保 説道:‘累次承你主人费心,无物可伸,如何是好?你主人身上可有甚官役?’ 来保 道:‘小的主人,一介乡民,有何官役!’”

(2).指小官吏和差役。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周官·宰夫》八职: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七曰胥,掌官序以治序;八曰徒,掌官令以徵令。其制歷代皆行之,是故府史胥徒即后世之官役也。”

尘喧

尘世的烦扰。亦指尘世。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三:“ 刘 曰:‘高下未必可定,伊犹沉滞尘喧,共啟悟之耳,何高之有?’” 唐 韦应物 《南园》诗:“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颀》:“慕神仙,服饵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喧之外。”

问俗

访问风俗。《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郑玄 注:“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畴昔五马来 江 东,停麾问俗何雍雍。”

真境

道教之地。亦指仙境。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宋 李弥逊 《渡横溪》诗:“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宋史·乐志》:“ 蓬莱 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三:“於世苦纷纠,睡乡觅真境。”

投诚

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

道源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惟敏,朝代: 元代

    早年文采动公卿,此日承恩出凤城。

    万里舟行休惮远,故乡亲老得归荣。

    路经梅岭香云湿,潮落珠厓瘴海清。

    纶阁日长思校理,暂将馀力训诸生。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晨起梳头满镜霜,岂堪著脚少年场。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敌凭陵意颉颃。寓世极知均醉梦,余生只合老耕桑。石帆山下蓴丝长,待我还东泊野航。
  • 作者: 刘榘,朝代: 宋代
    凤凰何亭亭,迥与雨华对。凭高一登眺,秋事渺无际。鹭洲赏心前,牛首秦淮外。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睠言簿书隙,载酒邀华旆。翰林诗百篇,生公法三昧。皮肤虽不似,妙趣总相类。怀古睇平芜,可但高李辈。忆昔耿与韩,造膝陈大计。高光课厥成,一语不相戾。江淮今清晏,河路尚腥秽。蛇豕相噬吞,天已厌戎裔。箕敛民弗堪,恶稔将自毙。愤激闻鸡舞,慷慨中流誓。尺棰仗皇灵,喋备笞其背。燕然彼有石,深刻诏来世。兵强在食足,万灶余廪廥。叶奏酂侯功,接武文石陛。
  • 作者: 徐照,朝代: 宋代
    着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 作者: 蒋祺,朝代: 宋代
    客有林泉趣,寻幽翦薜萝。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
  • 作者: 刘子翚,朝代: 宋代
    马蹴浮埃去路长,相逢端欲问行藏。未饶赤壁风流在,且向何象醉碧香。
  • 作者: 林宪,朝代: 宋代
    愁来雨声悲,愁去雨声好。忽然扣舷歌,云雾生缥缈。日夕风雨寒,园林闃如扫。静坐观物化,荣谢亦草草。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牡丹

    高覆傍擎致各都,写花写韵若斯夫。

    姚黄具体而微矣,魏紫不言乃善乎。

    何必施松方上达,试看垂蔓亦低铺。

    金铃爱惜诚无藉,步障紫丝遮护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几缶幽芳傍坐端,无须畹亩诩丛攒。

    不难入室与俱化,怀矣善人遇却难。

  • 作者: 皎然,朝代: 唐代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