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有虎行原文 诗词名句

有虎行

作者: 于石朝代: 宋代

有虎行原文

有虎有虎山之巅,怒目炯炯当昼眠。
百兽畏伏不敢前,凭林一吼秋风寒。
昨日邻家妇,哀哀哭其子,叩头叫天天不语。
或曰枭食母、犬吠主,含沙射影毒欲死。
封豕长蛇肆侵侮,如此纷纷何独虎。
虎哉虎哉尔何知,磨牙摇尾争奔驰。
妖狐犹将假尔威,岂知强者易弱盛必衰。
北平将军怒欲飞,弯弓远挂扶桑枝。
嗟尔有力何由施,吾见食汝肉而寝汝皮。
倚剑睨天三太息,弱肉强食今何时。
麒麟驺虞亦物耳,呜呼吾不得而一见之。

诗词问答

问:有虎行的作者是谁?答:于石
问:有虎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于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怒目

生气时瞪着眼睛;也指生气时瞪着的眼睛

怒目切齿

炯炯

明亮——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昼眠

白昼睡眠;午睡。《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昼眠夜起如平常。”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

百兽

众兽。《周礼·地官·囿人》:“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 汉 班固 《西都赋》:“六师发逐,百兽骇殫。” 唐 韩愈 《猛虎行》:“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兽望风低。”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以其徒会猎园下》诗:“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 续范亭 《射猎》诗:“声威远播百兽惊,南山狐狸不敢出。”参见“ 百兽率舞 ”。

畏伏

敬服。伏,通“ 服 ”。《陈书·程灵洗传》:“ 灵洗 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江公墓志铭》:“试辟痈太学,锋鋭涉敏,同舍畏伏。”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秋风

秋天的风

昨日

昨天

邻家

邻居;相邻的住家

哀哀

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叩头

磕头

天天

(1) 平常或老一套

(2) 每天

他天天去上学

有的报纸天天出版

他天天如此,除了工作以外就不干别的

或曰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食母

谓守道,用道。《老子》:“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王弼 注:“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故曰我独欲异於人。” 河上公 注:“食,用也。母,道也。我独贵用道也。” 陈鼓应 今注:“贵食母:以守道为贵。‘母’,喻道。”

乳母。《礼记·内则》:“大夫之子有食母。” 郑玄 注:“选於傅、御之中,《丧服》所谓‘乳母’也。”

犬吠

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含沙射影

据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影就喷沙子,被喷者害病,甚至死亡。后用来比喻耍阴谋,暗中攻击,陷害别人

含沙射影的嘲讽

封豕长蛇

亦作“ 封豨脩蛇 ”。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左传·定公四年》:“ 吴 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於 楚 。” 杜预 注:“言 吴 贪害如蛇豕。”《淮南子·脩务训》:“ 吴 为封豨脩蛇,蚕食上国。”《后汉书·张纲传》:“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梁书·元帝纪》:“自无妄兴暴,皇祚寖微,封豨脩蛇,行灾中国。”

侵侮

侵犯轻慢;侵害欺侮。《公孙龙子·迹府》:“使此人广庭大众之中,见侵侮而终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南蛮》:“中国贪其珍赂,渐相侵侮,故率数岁一反。”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夷狄之侵侮 汉 家,非 武帝 之私怒也。用为私怒,则人不聊生,徒为世戒耳。” 清 刘大櫆 《方庶母林氏传》:“嫡妾之分不明,而上虐使其下,下侵侮其上,则家人之位不正,品物何由而遂乎?” 严复 《论世变之亟》:“而常受他族之侵侮,而莫与谁何,忠爱之道,固如是乎?”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何独

犹何谁,谁人。独,犹孰。 明 李东阳 《题徐都宪椒园》诗:“人家何独无此堂,岂有乔木参天长?” 明 李东阳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间,何独无父子?”

磨牙

(1) 熟睡中牙齿相互摩擦出声的现象

(2) 〈方〉∶无意义地争辩;讲些无效的话

你别跟他磨牙了

摇尾

(1).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宋 唐庚 《次勾景山见寄韵》:“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2).犹曳尾。参见“ 摇尾涂中 ”。

奔驰

车马等快速地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茅盾《白杨礼赞》

北平

北京旧称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弯弓

(1).挽弓;拉弓。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唐 崔融 《拟古》诗:“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明 李梦阳 《豆莝行》:“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毛 * 《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2).谓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初, 舒 为县尉,坐手 * 停废, 无尽 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尔,士论恶之……弯弓成俗,亦何足多怪。”《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酒肉弟兄千箇有,落难之中无一人。还有朝兄弟,暮仇敌,纔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

(3).弯曲成弓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老头把饭端了上来, 余敬唐 就弯弓着背走出去了。”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有力

(1) 有力气;有力量

有力如虎

(2) 有功劳

有力于先君

(3) 有权势或有财力

本地有力的绅士人家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太息

(1)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弱肉强食

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能脱焉。弱之肉强之食。——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驺虞

(1).传说中的义兽名。《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毛 传:“騶虞,义兽也。 * ,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囿騶虞之珍羣,激麋鹿之怪兽。” 唐 皮日休 《相解》:“夫以凤为禽耶?凤则仁义之禽也。以騶虞为兽邪?则騶虞仁义之兽也。” 清 钱谦益 《太保曹公神道碑》:“騶虞之不杀,凤凰之不搏,仁也。”

(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锺师》:“凡射,王奏騶虞,诸侯奏貍首。” 贾公彦 疏:“今《诗》 韩 鲁 説:騶虞,天子掌鸟兽官。”一说,为“騶人”与“虞人”的并称。参阅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3).古乐曲名。《仪礼·乡射礼》:“乐正东面命大师曰:‘奏《騶虞》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退,反位,乃奏《騶虞》以射。”《墨子·三辩》:“ 周成王 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騶虞》。”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五代 谭用之 《寄孟进士》诗:“书回科斗江帆暮,曲罢《騶虞》海树苍。”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至 后汉 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智愚,朝代: 宋代
    膻后板,无孔笛。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临机不争,转身又却。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长年遇百艰,十步九逢滩。龙湫平渊蓄,灵山列岫寒。庖厨朝饭薄,絺綌晚衣单。独抱高深意,知音谁为弹。
  • 作者: 齐己,朝代: 唐代
    赤水无精华,荆山亦枯槁。玄珠与虹玉,璨璨李贺抱。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狂多两手掀蓬莱,珊瑚掇尽空土堆。
  • 作者: 谢枋得,朝代: 宋代
    晒衣台上草春深,天遣诗人近士林。宇宙中间千万变,长歌收拾付閒心。
  • 作者: 李群玉,朝代: 唐代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春物都城晚,欢游一倍慵。轻风生树态,暖日淡云容。小阁时翻燕,閒花更少蜂。幽襟真沪落,所得是无悰。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九奏允谐,皇灵来暨。箅物芬声,昭过精意。升降有德,群臣序位。享于克诚,万福攸至。
  • 作者: 孙蕙兰,朝代: 元代

    小小春罗扇,团团秋月生。

    蟠桃花树里,绣得董双成。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欲雨雨不堕,谓晴晴无期。秋阴白日暗,黯淡寒云垂。华盛不长保,百卉忽已衰。萧飒枯草中,嘉菊遗妍姿。渊明但熟醉,不作骚人悲。悲更盛于骚,俗士焉得知。感极每欲死,唯酒能宽之。幸有杯中物,勿惜时一持。
  • 作者: 华岳,朝代: 宋代
    裙儿六幅,谁染秋波绿。一搦柳腰两过,樽前粲粲玉。暑气消烦溽。日月飞车轴。线幕黄帘风露。那堪人在天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