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原文 诗词名句

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原文

柳枝却学腰肢袅。
好似江东小。
春风吹绿上眉峰。
秀色 1一1欲流不断、眼波融。
檐前月上灯花堕。
风递馀香过。
小欢云散已难收。
到处冷烟寒雨、为君愁。

诗词问答

问:《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毛滂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书法作品欣赏
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柳枝

(1).柳树的枝条。 唐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 灞上 柳枝黄,壚头酒正香。”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疎。”《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亲》:“白的衣服、红的净水瓶、绿的柳枝,我都记得很清楚。”

(2).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亡国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将幸 江都 ,开 汴河 ,种柳……有是曲也。” 宋 张先 《武陵春》词:“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3).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 前蜀 张泌 《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 和歌 ”)“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一。

(4).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宋 朱敦儒 《柳枝》词:“ 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 长安 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5).侍姬名。 唐 韩愈 侍姬之名。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韩愈 ﹞老有二妓,号 絳桃 、 柳枝 。”

(6).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蛮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杨柳枝》,因以为两人的昵称。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唐 白居易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诗:“往年江外抛 桃叶 ,去岁楼中别 柳枝 。”自注:“ 樊 蛮 也。”

腰肢

腰身;身段

好似

(1) 好像

(2) 像

大坝好似铜墙铁壁,顶住了洪水的冲击

(3) 胜过

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眉峰

亦作“ 眉峯 ”。眉毛;眉头。 宋 柳永 《雪梅香》词:“别后愁颜,镇歛眉峰。”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喜今日眉峯少整,无限惜花情,试向林园寻问。”《花月痕》第四五回:“眉峯离恨锁层层,欲断情丝总未能。” 艾芜 《山峡中》:“她的两条眉峰一竖,眼睛露出恶毒的光芒,看起来,却是又美丽又可怕的。”

秀色

秀美的容色

丽姿秀色

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眼波

指流动如水波的目光

前月

上个月

前月浮梁卖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上灯

点灯。多用以指入夜时。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诗:“绕郭烟嵐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只得脱下身上衣服,向解库中典了两贯钱,添钱买换上好的段子,抱回营来,跋涉久了,已是上灯后了。” 茅盾 《小巫》二:“这天直到上灯时光,老爷的脸色铁青,不多说话。”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最迥东台处,精蓝别一方。

    可瞻壶与峤,奚论水和桑。

    日照峰先赤,教兴衣尚黄。

    外藩仰神道,祖烈耀荒茫。

  • 作者: 杨 *,朝代: 宋代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馀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但双去并来,漫萦幽恨,枕单衾独。仙郎去又速。料今在、何许停双毂。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纵遇双鱼客,难尽写、别来心曲。媚容幸倾城国。今日何事,还又难分麰菽。寸心天上可烛。
  • 作者: 徐木润,朝代: 宋代
    中军叹韩甥去,潮州喜湘侄来。欲识邢郎高谊,但看郑老饯诗。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致斋广殿昼沉沉,绿润庭槐布影深。

    明旦曰临钦敕命,雨旸时若祝关心。

    敢忘渴望经畴昔,益切冰兢继自今。

    芳草窗前宜静寄,晚来又喜作轻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小亭梵宫侧,悦霁向名之。

    复尔中元节,恰当晴景披。

    阅年松押擖,瀼露卉葳蕤。

    目与心清朗,欣于此一时。

  • 作者: 赵鼎臣,朝代: 宋代
    旧游何处,记金汤形胜,蓬瀛佳丽。渌水芙蓉,元帅与宾僚,风流济济。万柳庭边,雅歌堂上,醉倒春风里。十年一梦,觉来烟水千里。惆怅送子重游,南楼依旧不,朱阑谁倚。要识当时,惟是有明月,曾陪珠履。量减杯中,雪添头上,甚矣吾衰矣。酒徒相问,为言憔悴如此。
  • 作者: 沈采,朝代: 明代

    末:为军难。

    实可伤。

    为军难。

    实可伤。

    吹得吡哩声嘹喨。

    楚之曲。

    楚之词。

    吹断了胡腔。

    叹人生在天地间。

    七尺躯从那里长。

    何故把爹娘疏旷。

    怎不把父母思量。

    归兮归兮宜及早。

    吾叹光阴不久长。

    问君家何日里得还乡。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旅食长安春复秋,忆君高卧在林丘。

    十年尘土燕云外,两屐烟霞越岭头。

    靖节有诗思入社,仲宣无赋倦登楼。

    炎风朔雪遥相隔,消息多烦寄水流。

  • 作者: 姜夔,朝代: 宋代
    不贪名爵伐功功,勇退深虞祸患遭。甫里闲居耕钓乐,范张高处陆犹高。
  • 作者: 李昱,朝代: 元代

    九月连雨秋水生,贺家湖上送君行。

    青山对岸似人好,白鹭下田如叶轻。

    终军弃繻亦年少,贾谊献策多成名。

    彩衣归拜二亲后,几日重来怀为倾。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