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沁园春 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胜游西原文 诗词名句

沁园春 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胜游西

作者: 曹伯启朝代: 元代

原文

掾尉迟亨亨甫,福建同提举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来恼人。
笑劳生强半,登临有兴,身司莞库,所向无亲。
马服车辕,鹰罹绦镞,也算人间一度春。
情无赖,怕岸花汀草,弹指成尘。
朋簪契我天君。
更不管、长须喜与嗔。
任把酒论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谁主谁宾。
敬德猖狂,春陵笑傲,延寿丹青画不真。
归鞍好,向梅山东下,数点行云。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 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胜游西》的作者是谁?答:曹伯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伯启的名句有哪些?答:曹伯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尉迟

复姓

建同

鱼名。《北史·真腊传》:“海有鱼名建同,四足,无鳞,鼻如象,吸水上喷,高五六十尺。”

提举

(1).提而举之。《陈书·徐陵传》:“ 陵 以 梁 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

(2).提拔荐举。 唐 白居易 《姚侍御见过戏赠》诗:“东臺御史多提举,莫按金章繫布裘。”

(3).掌管。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顷在 陕西 ,见刺义勇提举诸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历官年月》:“以龙图阁学知 汝州 ,寻免,提举 洞霄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蔡京 入相,依仿三司条例司旧例,设置‘讲议司’制定法令制度,由他亲自提举。”

(4).官名。 宋 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 元 明 沿其制。 清 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 宋 辛弃疾 有《鷓鴣天·和张子志提举》词。《明史·太祖纪一》:“置儒学提举司,以 宋濂 为提举。”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 唐 枢密使亦宦官也, 五代 郭崇韜 、 安重诲 领之,遂改为宰相之要任。大抵古小而今大者,尚书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检校提举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四》。

吉甫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恼人

使人烦恼

这里 * 天天下雨,真恼人

劳生

《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后以“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 唐 张乔 《江南别友人》诗:“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 宋 王禹偁 《惠山寺留题》诗:“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蓬宿浪花。”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之二:“无用文章岂疗飢,劳生筋骨已支离。” 郁达夫 《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鼓山》诗:“供宿 赞公 房,一洗劳生悴。”

强半

过半;大半:去者强半|浮生满百今强半|民强半饿死。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有兴

有兴味,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八回:“ 凤姐 虽勉强説了几句有兴的话,终不似先前爽利,招人发笑。”

所向

(1).谓所指向的地方。 汉 蔡琰 《悲愤诗》:“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濶,真堪託死生!”

(2).犹去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及夜,果失 隐娘 所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 刘 使人寻之,不知所向。”

无亲

(1).犹言没有偏爱。《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河上公 注:“天道无有亲疎,唯与善人。”《后汉书·李固传》:“天道无亲,可谓祇畏。”

(2).没有亲近、贴心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惠 怀 无亲,外内弃之。”

(3).不近人情;苛刻。《史记·张仪列传》:“夫 赵王 之狠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且以 赵王 为可亲乎?”《晋书·吕光载记》:“ 商鞅 之法至峻,而兼诸侯; 吴起 之术无亲,而 荆 蛮以霸。”《宋书·晋熙王昶传》:“ 晋熙太妃 谢氏 ,沉刻无亲,物理罕比。”

服车

(1).服王事者所用之车。指官车。《周礼·春官·巾车》:“服车五乘。” 郑玄 注:“服车,服事者之车。” 贾公彦 疏:“服车,服事者之车者,其孤卿以下皆是辅佐之臣,服事於上,故以服事之车解之也。”

(2).驾车。《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古者牛唯服车。《书》曰‘肇牵车牛’。《易》曰‘服牛乘马’。”

算人

计算人民丁口数目。《后汉书·皇后纪序》:“ 汉 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阳 乡中閲视良家童女。” 李贤 注引《汉仪注》:“八月初为算赋,故曰算人。”一本作“筭人”。

一度

(1) 曾经,从前

一度是很快乐的

(2) 有过一次

他因病一度休学

无赖

(1) 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素无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犷悍无赖。——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耍无赖

(2) 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人

地痞无赖

(3) 无奈;无可奈何

(4) 顽皮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弹指

极短时间

一弹指的工夫

朋簪

指朋辈。语本《易·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孔颖达 疏:“盍,合也。簪,疾也。若有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则众阴羣朋合聚而疾来也。” 唐 戴叔伦 《卧病》诗:“ 沧州 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宋 范仲淹 《南京书院题名记》:“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 清 赵翼 《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朋簪乐事此焉最,冠盖西园何足数。” 黄葆桢 《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朋簪偶合今宵雨,拇战传喧一席宾。”

天君

(1).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宋 苏轼 《沉香山子赋》:“嗟吾知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其天君。” 何启 等《曾论书后》:“吾见天君泰然而百体从令者矣,未闻精神枯索而病不侵者也。”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二:“例如在抄信时,不动天君地呆抄,是一种写法,同时还能用些脑子注意信的内容……这又是一种写法。”

(2).主祭天神者。《后汉书·东夷传·韩》:“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

(3).称天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何况我同你都不曾叩谢过天君佛祠,我两老怎好便受你的头?”

不管

(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长须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鬚”指男仆。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鬚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僕曰长鬚。”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鬚蚤出门,寸牋好与递归辕。”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行且

将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贱不敢逆盛指,行且谋引去。”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康节先生 ﹞《观盛化吟》有云:‘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见乱离。’其子谓乱离之语太过。 康节 嘆曰:‘吾老且死矣,汝辈行且知之。’”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余行且归隐故山,终身弗出,纵观古人之诗,而因以有吐发愤懣之什,或有当乎?”

幕天席地

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猖狂

(1) 慌乱不整的样子

人马猖狂

(2) 肆无忌惮

猖狂的反扑

春陵

春申君 和 信陵君 的并称。 汉 班固 《西都赋》:“节慕 原 尝 ,名亚 春 陵 。”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 原 尝 春 陵 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案《吕氏》之修撰也,广招俊客,比跡 春 陵 ,共集异闻,拟书 荀 孟 。”

笑傲

(1).见“ 笑敖 ”。

(2).嬉笑游玩。 宋 苏辙 《次韵孙户曹朴柳湖》:“犹有曲湖容笑傲,谁言与物苦参差。”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燕子矶即事》曲:“揭天簫鼓中流沸,我笑傲烟霞醉不归。”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如近日之崇楼杰阁,巍巍高大之 颐和园 ,问其间一瓦一砾,何莫非刻括吾 汉 人之膏脂,以供一卖 * 那拉氏 之笑傲?” 郭沫若 《沸羹集·向人民大众学习》:“文艺跟着人类的历史走了三千年的脱离民众的路,真像老鼠钻牛角……老不觉悟的死顽固派,至今都还在牛角尖子里笑傲。”

延寿

长寿;延年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归鞍

犹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之三:“ 洛 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梅山

(1).山名。在今 浙江省 绍兴县 境。传说为 汉 梅福 隐处之一。 宋 陆游 《梅子真泉铭》:“距 会稽城 东北七里有山,曰 梅山 。山之麓有泉,曰 子真泉 。” 子真 , 梅福 之字。 宋 陆游 《朝中措》词:“明月 梅山 笛夜,和风 禹庙 鶯天。”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奉化县 境。相传为 梅福 赏游处。《清一统志·浙江·宁波府》:“ 梅山 :在 奉化县 南三十里,旧志谓 梅福 尝游此。兀立众山中,峯峦奇秀,北环大溪,下有龙湫。”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县 境。山上多梅,传为 曹操 行军望梅止渴处。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一·和州》:“ 梅山 :县( 含山县 )东南五里,山多梅树,俗传 曹操 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处也。 唐 天寳 中,改曰 栖隐山 。”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舒城县 境。传说为 梅福 隐处之一。《清一统志·安徽·庐州府》:“ 梅山 ……在 舒城县 西五十里,上有 梅仙洞 , 汉 南昌 尉 梅福 弃官后隐此,亦名 梅福山 。”

(5).山名。在今 安徽省 东至县 境。《清一统志·安徽·池州府》:“ 梅山 ,在 建德县 西南十里。 宋 时僧 志南 居之, 朱子 访至山中,与之倡和,为书‘普门’二字刻於石壁。”

(6).山名。在 湖南省 新化县 、 安化县 间。在 新化 者称 上梅山 ,在 安化 者称 下梅山 。《宋史·神宗纪二》:“﹝ 熙寧 五年十一月﹞ 章惇 开 梅山 ,置 安化县 。”

(7).山名。在 安徽省 金寨县 。1956年在这里建成 梅山水库 。

(8).特指 扬州 梅花岭 。上有 明 史可法 衣冠冢。 清 秋瑾 《宝刀歌》:“痛哭 梅山 可奈何?帝城荆棘埋铜驼。”

东下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

(2).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点行

按名册抽丁入伍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唐· 杜甫《兵车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牛希济,朝代: 五代
    标签: 神话写人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水晶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 作者: 滕岑,朝代: 宋代
    绝粮缺酒两堪悲,宁可无杯不可饥。谩有黄花供老眼,正无红粒续晨炊。太官羔酒何须羡,朝士茱萸亦谩思。聊与重阳添故事,不妨乞米赋新诗。
  • 作者: 叶兰,朝代: 元代

    乐先生,孝且慈,父母蚤殁惟孤儿。

    㷀㷀双泪垂,见人父母宁不悲。

    少年不肯仕,居乡作儒师。

    弟子三千人,传道鸣诗书。

    得钱荐新向月朔,祭祀烝尝礼四时。

    躬亲事俎豆,妻子不敢私。

    养思有如此,大义实无亏。

    今人有父母,兄弟分食如犬麋,又令父母长寒饥。

    君不见乌反哺,言有之。

    鸱枭喙母脑,物性何凶危。

    至今母子亦为依,嗟哉乐先生,孝心天所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乙卯望雨坐斯处,佳哉驱暑延清凉。

    迩来炎酷复如故,愿符昔兆恩霖彰。

    三年瞥眼似朝夕,一念铭心燮雨旸。

    虽然归政合简咏,肫期时若原吾常。

  •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白帝城头春草生,凭高一望九愁轻。

    山光水色浑无恙,鸟啭歌声各自成。

    雨洗亭皋千亩绿,剑横天外八风清。

    閒眠尽日无人到,江汉风流万古情。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开壳得紫栗,带叶摘黄甘。独卧维摩室,谁同弥勒龛?宗文树鸡栅,灵照挈蔬篮。一段无生话,灯笼可与谈。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落木萧萧古驿门,夜行聊为一停轩。

    颓墙不辨龙蛇影,怪石虚疑虎豹蹲。

    客路寒星占使节,天涯芳草望王孙。

    乘槎已道张骞至,不尽诗情在兔园。

  • 作者: 陈起,朝代: 宋代
    六桥莺花春色浓,十年情绪药裹中。笔床茶灶尘土积,为君拂拭临东风。可笑衰翁不自忖,少年场中分险韵。画舸轻移柳线迎,侈此清游逢道韫。铢衣飘飘凌绿波,翡翠压领描新荷。雍容肯就文字饮,乌丝细染还轻哦。一杯绝类阳关酒,流水高山意何厚。曲未终兮袂已扬,一目归鸦噪栖柳。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雕舆绣羽飒金风,晓发都城旭影红。

    十部箫韶翻似海,三千车骑气如虹。

  • 作者: 释有权,朝代: 宋代
    禅禅,无党无偏。迷时千里隔,悟在口皮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