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清平驿·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清平驿·其一

作者: 丘元武朝代: 明代

清平驿·其一原文

三家茅屋一孤城,甬道曾闻百战经。

零落青燐飞火聚,寂寥丹壁宿䲭鸣。

门前屠狗欢新市,阁外松楸识老兵。

为问当年谁改作,于今邮舍出双旌。

诗词问答

问:清平驿·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丘元武
问:清平驿·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清平驿·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丘元武的名句有哪些?答:丘元武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三家

(1).极言人户之少。《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宋 陆游 《野意》诗:“隄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2).指 春秋 鲁 大夫 孟孙氏 、 叔孙氏 、 季孙氏 。《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 朱熹 集注:“三家, 鲁 大夫 孟孙 、 叔孙 、 季孙 之家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天欲 鲁 以 孔子 代三家。”

(3).指 春秋 晋 之三卿 韩 、 赵 、 魏 。《鹖冠子·武灵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韩 用此而东分。”《史记·天官书》:“三家分 晋 ,并为战国。”

(4).指 汉 代传《诗》的 齐 、 鲁 、 韩 三派。《汉书·艺文志》:“ 汉 兴, 鲁 申公 为《诗》训詁,而 齐 辕固 、 燕 韩生 皆为之传……三家皆列於学官。”

(5).指 汉 代传《尚书》的 欧阳 、 大夏侯 、 小夏侯 三派。《后汉书·刘陶传》:“ 陶 明《尚书》《春秋》,为之训詁,推三家《尚书》。” 李贤 注:“三家谓 夏侯建 、 夏侯胜 、 欧阳和伯 也。”

(6).指解说《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三派。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绪言:“於《春秋》,则採三家之精华,斥 安国 之迂谬。”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晋书·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8).指三皇。《后汉书·马融传》:“軼越三家,驰骋五帝。” 李贤 注:“三家,三皇也。”

(9).指 夏 、 商 、 周 。 汉 王充 《论衡·正说》:“案《礼》, 夏 、 殷 、 周 三家,相损益之制,较著不同。”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参见“ 三代 ”。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孤城

(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 *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甬道

(1) 院落或墓地中用砖石砌成的路,也叫“甬路”

(2) 高楼之间带有顶棚的通道;走廊;两边有墙的通道

百战

多次作战。《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 綝 手擒贼帅 李羌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九:“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颜百战中。” 宋 王安石 《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王阵擒贼首二,皆百战渠魁,贼帅 小策零 堕骑,裸身跨白驼遁。”

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青燐

见“ 青磷 ”。

火聚

(1).原为佛教语。指火聚地狱(烈火聚集的地狱)。《 * 念经》卷十一:“彼人所作恶业势力,急掷其身,堕彼火聚。”

(2).泛指聚集的猛火。 明 张居正 《答李中溪有道尊师书》:“而 正 以退食之餘,犹得默坐澄心,寄意方外,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3).古指军队的集体管理。《宋史·兵志七》:“比多逃亡者,缘所在推行未至,及主兵司官遵奉未严故也。其弊有六:一曰上下率歛……六曰单身无火聚。”

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壁宿

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末一宿。有星二颗,即飞马座γ和仙女座α星。

屠狗

宰狗。后亦泛指出身低微者,或位卑的豪杰之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舞阳侯 樊噲 者, 沛 人也,以屠狗为事。” 张守节 正义:“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 噲 专屠以卖之。”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 清 李世熊 《病怀》诗:“白草黄沙千万里,看人屠狗尽封侯。”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词:“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清 黄遵宪 《忼慨》诗:“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 傅尃 《甲寅元旦》诗:“深杯自倒无妨醉,屠狗当时几辈存。”

松楸

(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老兵

参加过许多战役的军人;尤指任何行业中喜爱本行的老手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改作

(1).重制;另制。《诗·郑风·缁衣》:“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 清 刘大櫆 《李节妇传》:“衣敝则为改作。”

(2).更改;变更。《论语·先进》:“ 鲁 人为长府。 閔子騫 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君子之道,乐因循而重改作。” 唐 白居易 《议百司食利钱》:“弊既滋深,法宜改作。”《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 京 ( 蔡京 )好大喜功,鋭于改作,若果大用,必变乱旧政。”

(3).改成。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偃曝》:“ 孟浩然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偃曝,谓偃卧曝背也……今刻 孟 诗,不知其出处,改作‘掩曝’,可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明明借我的一万银子,硬改作一百。”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邮舍

(1).驿站,馆驿。《旧唐书·杨发传》:“ 发 以严为理,军乱,为军人所囚,致於邮舍。”《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上》:“会 閔帝 出奔,与 晋高祖 相遇於途,遂俱入 卫州 ,泊於邮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臺军 李印书 随都司 刘德 行山中……晚宿邮舍。”

(2).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礼记·郊特牲》“邮表畷” 唐 孔颖达 疏:“邮若邮亭,屋宇处所……造此邮舍,田畯处焉。”

双旌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真山民,朝代: 宋代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 作者: 金君卿,朝代: 宋代
    亿万民灵四百州,衔恩哀慕几时休。惜回长夜钧天梦,归侍仙都泰帝游。苍野路遥斑竹恨,翠微宫冷白杨秋。国人雨泣西郊暮,烟惨风悲亦为愁。
  •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有硕其性,登于大房。肃展以享,庶几迪赏。匪腯是告,我民其康。保艾尔后,垂休无疆。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竹径参差人不知,窈然终日坐题诗。我来欲去仍遗恨,不见萧萧风雨时。
  • 作者: 范致中,朝代: 宋代

    岱岳东南第一观,青天高耸碧㠝岏。

    若教飞上峰头立,应见阳乌浴未乾。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沮水嶓山名古今,聊将行役当登临。断桥烟雨梅花瘦,绝涧风霜槲叶深。末路清愁常衮衮,残冬急景易駸駸。故巢东望知何处,空羡归鸦解满林。
  • 作者: 何其厚,朝代: 明代

    春风吾自爱吾庐,不逐红尘问卜居。

    门可张罗回俗驾,室如悬磬有残书。

    携儿就塾分阴里,课仆浇池隙地馀。

    悬忆含香披对日,何如栖迹混樵渔。

  • 作者: 独孤及,朝代: 唐代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虎臣□激昂,□□□御侮。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西上轘辕山,丘陵横今古。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他日遇封禅,著书继三五。
  • 作者: 李益,朝代: 唐代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 作者: 傅得一,朝代: 宋代
    平生胆气清高,抱道长乐逍遥。天地阴阳反覆,云收雾卷丹霄。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