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李去病杨元老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去病杨元老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送李去病杨元老原文

君王赫怒超前古,威令风驰奋皇武。
将士咸怀敌忾心,桓桓孰可当貔虎。
岷峨横抹西南坤,河池散关当北门。
坚城高寨碍飞鸟,天兵百万方云屯。
给军自古资巴蜀,接轸连樯转刍粟。
正须将漕得其人,赋役平均军食足。
三分才具超常伦,不独摛藻追渊云。
究宣德意可预见,抉剔奸蠹苏疲民。
使星入蜀今重应,芒寒色正相辉映。
川合东西几万家,伫瞻玉节交相庆。
行闻尽录平戎功,给饷正与提兵同。
紫泥封诏看西去,归来联骑朝王宫。

诗词问答

问:送李去病杨元老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送李去病杨元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赫怒

盛怒。语本《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 汉 王粲 《从军》诗:“相公征 关 右,赫怒震天威。”《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五》:“自启衅端,果貽赫怒。” 茅盾 《追求》五:“ 朱女士 张大了眼,忧虑着这位博士的赫怒,但心里未尝不乐意 章秋柳 的将要受窘。”

前古

古代;往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大王诚赦 越王 ,则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信所谓追清风於前古,攀辛甲於后代者也。” 唐 韩愈 《黄陵庙碑》:“ 湘 旁有庙曰 黄陵 ,自前古以祠 尧 之二女 舜 二妃者。” 宋 梅尧臣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诗:“人经兴寤嘆,事往成前古。” 陈毅 《赣南游击词》:“敌人 * 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威令

指政令、军令。《管子·牧民》:“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 汉 贾谊 《新书·威不信》:“而特捫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周书·文帝纪上》:“ 洛 ( 寇洛 )素无雄略,威令不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府尹威令素严,公人怎敢有违?”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然必决死战者,正欲贼知我国家威令严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吐突承璀 率左、右神策军到行营,威令不振,各道统兵将帅互相观望,无意立功。”

风驰

(1).像风一般地急驰。多形容迅疾。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都庄云动,野馗风驰。” 唐 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万里风驰,六军电扫。” 清 梅曾亮 《光禄大夫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李公墓碑》:“輶车风驰,入我包匭。”

(2).谓风教远播。 晋 陆云 《祖考颂》:“风驰海表,光被岳濵。”

皇武

皇家的武备。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近年不择其才,以宠近戚,何以魁壮皇武,备御非常乎?”

将士

将领和士兵的统称

敌忾

对敌人的愤恨

同仇敌忾

桓桓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尚桓桓。——《书·牧誓》

貔虎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岷峨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河池

水池;池塘。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赏莲》:“一路河池赏莲,簫鼓絃歌,喧呼竟日。”《天雨花》第七回:“水星乱冒波旋转,果是池中落了人……手忙脚乱脱衣衿,一齐跳下河池内。”

散关

即 大散关 。在 陕西省 宝鸡市 西南 大散岭 上。当 秦岭 咽喉,扼 川 陕 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一:“晨上 散关 山,此道当何难!” 宋 陆游 《观长安城图》诗:“ 三秦 父老应惆悵,不见王师出 散关 。”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斜谷 云深起画楼, 散关 月落开粧镜。”参见“ 大散关 ”。

北门

(1).北向的门。《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延安 北门外, 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

(2).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 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 唐 翁绶 《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 ,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3). 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 石林 叶少藴 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

(4).指翰林学士。 明 陈皋谟 《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 西夏 胆,安危深仗北门才。”参见“ 北门学士 ”。

(5).指 唐 代禁军的北衙。《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北门”之名由此。《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愿殿下蹔至 玄武门 以副众望。”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6).《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 宛溪 湄。君携 东山 妓,我咏《北门》诗。”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寧无《北门》嘆,要自秉固穷。”

(7).复姓。《左传》有 北门驷 ,《尸子》有 北门子 ,《庄子》有 北门成 。见《通志·氏族三》。

坚城

坚固的城池。《韩非子·五蠹》:“万乘之国,莫敢自顿於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此必不亡之术也。” 宋 文天祥 《平原》诗:“一朝 渔阳 动鼙鼓, 大河 以北无坚城。” 清 倪瑞璿 《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诗:“所过无坚城,苍生任凌暴。”

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天兵

(1) 神话中指天神的兵。比喻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军队

(2) 指帝王的军队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云屯

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丽 汉 轴,云屯 冀 马。”《晋书·慕容暐载记》:“此则鬱概待时之雄,抱志未申之杰,必岳峙 灞 上,云屯 陇 下。”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三:“ 居庸 千尺 蓟门 低,八部云屯散马蹄。” 陈毅 《赣南游击词》:“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巴蜀

秦 汉 设 巴 蜀 二郡,皆在今 四川省 。后用为 四川 的别称。《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之国,西有 巴 蜀 、 汉中 之利,北有 胡 貉、 代 马之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公孙述 称王 巴 蜀 , 李宪 自立为 淮南王 。” 清 林则徐 《与纤》诗:“漫疑负弩经 巴蜀 ,便当浮槎到女牛。”

接轸

(1).车辆相衔接而行。形容其多。 汉 张衡 《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宝光寺》:“雷车接軫,羽盖成阴。”

(2).形容人才济济。《宋书·顺帝纪》:“然犹正士比轂,奇才接軫。”《旧唐书·则 * 后纪》:“观夫 武氏 称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

(3).喻接近,靠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 胡 越 起于轂下,而 羌 夷 接軫也。” 唐 孙恂 《猎狐记》:“然僻居与山藪接軫,豺狼所嘷,若復固拒,是见溺而不援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长沙 忧国,惧足首之倒悬; 臣朔 上书,戒 羌 戎 之接軫。”

连樯

桅杆相连。形容船多。 晋 郭璞 《江赋》:“舳艫相属,万里连檣。” 唐 杜甫 《舟中》诗:“结缆排鱼网,连檣并米船。” 清 谢元淮 《盐筴》诗:“连檣大艑来,探丸衝波起。”

刍粟

刍粮。 宋 曾巩 《王中正种谔降官制》:“兵西出则近,而尔等东繇 绥德 回远之路,以疲士马,费芻粟,致功用不集。”《明史·杨博传》:“时 右衞 围六月,守将 王德 战亡,城中芻粟且尽,士死守无二心。”

须将

老将,宿将。 宋 叶适 《王运使挽词》诗:“须将未尽赏,酬折在丰碑。”

赋役

(1).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中国 古代,赋初指兵赋。 春秋 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和税渐趋混合。 秦 汉 以后,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 明 代以后,将按户口征发的徭役折征银两,把丁税并入田赋,至 清 则以赋役为田租的专称。《六韬·盈虚》:“其赋役也甚寡。”《新唐书·食货志二》:“国家赋役之法,曰租、曰调、曰庸。”《清史稿·食货志二》:“ 世祖 入 关 ,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赋役三年。”

(2).分配徭役。《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 西川 节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罗城,使僧 景仙 规度,周二十五里,悉召县令庀徒赋役,吏受百钱以上皆死。” 胡三省 注:“赋,布也;分布使之就役也。”

平均

(1) 按份儿均匀计算

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三

(2) 均匀,没有轻重或多少之别

平均分摊

军食

军用粮秣。《孙子·作战》:“取用於国,因粮於敌,故军食可足也。”《史记·荆燕世家》:“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 项王 军食。” 唐 韩愈 《崔评事墓铭》:“连岁大穰,军食以饶。”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故昔帝王处蒙业久安之世,当涣汗大号之日,必虩然以军令飭天下之人心,皇然以军事军食延天下之人材。”

三分

(1).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孙华 《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

(2).指 三国 史话。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卖《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

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唐 孔颖达 疏:“此梅虽落,其实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才具

才能。《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 宋 叶适 《舒彦升墓志铭》:“贪吏横聚敛,而世以为有才具。” 茅盾 《子夜》五:“ 屠维岳 的才具,是看得准的,所不能无过虑者,是这位青年人的思想。”

常伦

(1).伦常。《史记·宋微子世家》:“於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2).常序;常类。 晋 左思 《魏都赋》:“繆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踰侈。”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嵇中散》:“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明 宋濂 《新注楞伽经后序》:“唯 柏庭 法师 善月 依 天台 教旨,著为通义,夐然絶出常伦。” 程善之 《赠陈子松藤》诗:“良宵剪烛各尔汝,已见遭际殊常伦。”

(3).一定的规律。 唐 孟云卿 《伤时》诗之一:“大方载羣物,生死有常伦。”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摛藻

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汉 班固 《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宋 林逋 《寄茂才冯彭年》诗:“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渊云

汉 王褒 和 扬雄 的并称。 褒 字 子渊 , 雄 字 子云 ,皆以赋著称。 汉 班固 《西都赋》:“ 秦 汉 之所极观, 渊 云 之所颂叹。” 晋 潘岳 《西征赋》:“ 长卿 、 渊 云 之文, 子长 、 政 骏 之史。”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自非 枚 马 、 渊 云 之述作, 常 杨 、 元 白 之才名,则何以塞清问于论思,润皇猷于典誥。”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好逑》:“ 马 班 良史, 渊 云 赋手, 韩 杜 诗文不朽。”

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意可

香名。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饮食器用》:“意可香,初名宜爱。或云:此 江南 宫中香,有美人字曰 宜 ,爱此香,故名宜爱。 山谷 曰:‘香殊不凡,而名乃有脂粉气。’易名曰意可。”

预见

能预先料到的见识

抉剔

搜求挑取

奸蠹

亦作“姦蠧”。亦作“奸蠧”。亦作“姧蠧”。1.见“ 姦蠹 ”。《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2).指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3).行为不法的坏人。《南齐书·裴叔业传》:“搜盈山源,纠虔姦蠹。”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復赐问目曰:‘朕之闕失,国之姦蠹,朝之憸諛,皆直言其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幸遇着青天老爷,似明镜不容姦蠹。”《明史·周经传》:“户部尤奸蠹所萃,挟势行私者不可胜纪。”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君以严能治办,姧蠹屏除。” 清 恽敬 《前临川县知县彭君墓志铭》:“ 临川 多姦蠹,素称难治,知县屡以訐去官。”

疲民

(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 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诗:“天子念疲民,分忧輟侍臣。” 宋 曾巩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敛,方岁之富,食常不足。”

(2).使民穷困。《左传·成公十六年》:“今 楚 内弃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使星

《后汉书·李郃传》:“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时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芒寒色正

谓光色清冷而纯正。比喻人的品行高洁、端正。 唐 刘禹锡 《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天下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 清 钱谦益 《复徐巨源书》:“其以僕为斗杓,为帝车,芒寒色正,杰然而出世乎?” 清 黄宗羲 《刘瑞当墓志铭》:“ 瑞当 於诸子中芒寒色正,诸子皆引为畏友。”

辉映

光辉映照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玉节

(1).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 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 ,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2).指持节赴任的官员。 宋 杨万里 《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 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清 唐孙华 《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

(3).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注:“《汉书音义》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节,竹约也,以玉为之,故云玉节矣。”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洪崖领玉节,坐使虚音生。”

(4).手杖的美称。 唐 胡曾 《咏史·高阳池》:“何事 山公 持玉节,等閒深入醉乡来。”

(5).笋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明 杨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6).藕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藕》:“ 陶弼 诗:‘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

(7).形容高尚的节操。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重九》词:“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

(8).形容声音如鸣佩玉,铿锵而有节奏。 唐 张说 《皇帝行太和之乐一章》:“玉节四夏,金鏘五钟。” 唐 陆龟蒙 《寒夜联句》:“高唱戞金奏,朗咏鏗玉节。”

交相

互相。《诗·小雅·角弓》:“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孔颖达 疏:“其不善之人於兄弟则无恩义,唯交更相詬病而已。”《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位置》:“凡作牕櫺门扇,皆同其宽窄而异其体裁,以便交相更替。”

平戎

原谓与 戎 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左传·僖公十二年》:“ 齐侯 使 管夷吾 平 戎 于王,使 隰朋 平戎于 晋 。” 杜预 注:“平,和也。” 唐 王维 《奉和圣制赋乐贤诗应制》:“将非富民宠,信以平戎故。”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 清 孙枝蔚 《记梦》诗:“开筵为赏平戎策,下马先成露布文。”

提兵

率领军队。 唐 武元衡 《兵行褒斜谷作》诗:“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 石坂 。”《封神演义》第四三回:“自来提兵征伐多年,未尝有挫锋鋭;今日到此,失机丧师,殊为痛恨!”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 牛金 、 曹纯 恐非 周瑜 敌手,元帅还须提兵接应。”

紫泥封

即紫泥书。 唐 武元衡 《送崔舍人起居》诗:“赤墀同拜紫泥封,駟牡连徵侍九重。” 宋 辛弃疾 《最高楼·闻周氏旌表有期》词:“看明朝,丹凤詔,紫泥封。”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动,紫泥封已传丹凤。”参见“ 紫泥书 ”。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联骑

连骑;并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閈而鸣鐘。”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余时在坐,见都知、押班、殿前马步军联骑立门外。” 宋 张孝祥 《题真山观》:“ 张安国 设道供于 真山观 ,饭已,同 郭道深 、 滕子昭 、 吴仲权 、 陈叔蹇 联骑访 无无道人 。”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四月顶礼希,游人尚联骑。”

王宫

(1) 国王居住的宫殿;宫廷

(2) 古时祭日神的祭坛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方平,朝代: 宋代

    纵酒疏狂不治生,中阳有土倚兄耕。

    晚遭乱世成功业,更向公前与仲争。

  • 作者: 陈傅良,朝代: 宋代
    学省穿杨末,江城振羽端。声名人不忌,仕宦意常宽。缺月天将曙,孤村岁已寒。小舟来话别,此道少人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玉泉泉之宗,趵突西岩下。

    第一实巨擘,万古灵源泻。

    其馀多无万,围山各淙洒。

    是室临东湖,弓样缭廊厦。

    疑镜始开奁,而擎累累者。

    弄珠实称名,非真亦非假。

    奚言系衣中,因以悟般若。

  • 作者: 孙逸,朝代: 宋代
    郡务装怀日晷催,东园未睹一枝梅。从容后赏轮先见,汩没尘劳恨阻陪。待雪最宜寒艳坼,迎春会有暗香来。怅然归棹匆匆去,徒使临风忆共杯。
  • 作者: 李之仪,朝代: 宋代
    玉骨冰肌天所赋。似与神仙,来作烟霞侣。枕畔拈来亲手付。书窗终日常相顾。几度离披留不住。依旧清香,只欠能言语。再送神仙须爱护。他时却待亲来取。
  • 作者: 邢梦臣,朝代: 宋代
    使旌驱近郭,民宴列芳池。洩洩春台上,沈沈暮海涯。鸿惊人宛转,电激骑追随。此会经年至,须防日似驰。
  • 作者: 崔常侍,朝代: 唐代
    床头锦衾班复班,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朗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绝小渔舟叶似轻,荻篷密盖不闻声。无人无钓无蘘笠,风自吹船船自行。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敬亭如静女,姽婳有馀态。洞山如道流,吐纳成沆瀣。阳羡连故鄣,尻脽相负戴。地灵草木异,云雾凝叆叇。尤重罗嶰名,超轶绝流辈。山气夕阳佳,风露非灌溉。昨赋《绿雪诗》,莽卤乏清裁。名流递赓唱,粲若珠百琲。髯也实致师,拔戟成一队。白甀题红签,细君自蒸焙。朝来肯送似,秀色染眉黛。下帘候鱼目,芳瓷露蟾背。虽复遭水厄,颇亦浇垒块。茶声正瑽琤,竹影交琐碎。诗成遣长须,聊作三舍退。君当贾馀勇,吾衰鼓已再。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重来宛忆旧卷阿,列嶂攒青急雨过。

    山鸟似迎人个个,野花偏对客娑娑。

    梦犹未醒枝藏蝶,篆不成文壁走螺。

    咫尺林泉濠濮想,赋诗还道不须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