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三门砥柱·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三门砥柱·其二

作者: 朱实昌朝代: 明代

三门砥柱·其二原文

涉河履平地,对酒莫停斝。

三门分水道,万峰失平野。

鱼龙变化地,津人谁敢下。

舟中岂无酒,酒箸尚难把。

有陆莫登舟,言近意偏雅。

戒险身不危,知悔过自寡。

所赖济川才,撇疑如驶马。

山云递晚暝,诗成倦难写。

同游知何地,留连不欲舍。

诗词问答

问:三门砥柱·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朱实昌
问:三门砥柱·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朱实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实昌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马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平地

平整土地

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 * :“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北史·李孝贞传》:“每暇日,輙引宾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

(2).乐府相和曲名。或作“对酒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对酒》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曰:“ 魏 乐奏 武帝 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

三门

(1).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 孙诒让 正义:“云‘天子十二门’者,四旁各三门,总十二门。”

(2).古代诸侯宫殿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礼记·明堂位》“天子应门” 汉 郑玄 注:“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 鲁 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与!” 孔颖达 疏:“此经有库门、雉门,又《檀弓》云:‘ 鲁庄公 之丧,既葬,而絰不入库门。’ 定 二年‘雉门灾’。是 鲁 有库、雉,则又有路门,可知 鲁 既有三门,则餘诸侯亦有三门。”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庙位昭穆》引 敖继公 曰:“诸侯三门库、雉,路。则库门为大门,左宗庙,右社稷。” 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重以三门六衢,上輦蓾车,下不通清渠。”

(3).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种途径:禽门、人门、圣门。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门:由於 * ,入自禽门;由於礼义,入自人门;由於独智,入自圣门。”

(4).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奇门遁甲·四时通用八门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从开、休、生三门,大吉。”《后汉书·文苑传·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 李贤 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 唐 玄宗 《赐道士邓紫阳》诗:“《太乙》三门诀, 元君 六甲符。”后世行师临战,仿休、生等八门而布阵,三门所指亦同。 南朝 梁简文帝 《从军行》:“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唐 杨炯 《昭武校尉曹通神道碑》:“登坛拜将,授鉞行师,开《太乙》之三门,闭《阴符》之六甲。”

(5).指寺院大门。《释氏要览·住处》:“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三门临 苦县 ,九井对 灵谿 。”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门下写下两句诗。” 明 何景明 《游洪法寺塔园土山》诗:“三门上岌嶪,玉柱撑云露。”

(6).泛指大门或外门。《红楼梦》第五二回:“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道我们里头的规矩。”

(7).山名。一名 三门山 ,又名 砥柱 。在 河南 陕县 东北的 黄河 之中。其山有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三门,故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山穿既决,水流疎分,指状表目,亦谓之 三门 矣。”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 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 ,交闢奔衝之路。” 金 王渥 《三门津》诗:“大河 三门 险,神 禹 万世功。”

分水

以江河作为地区的分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临沅县 与 沅南县 分水。”

平野

(1) 城市以外平坦空旷的地区

(2) 广大开阔的土地

鱼龙变化

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词:“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儂方在、 华胥国 。”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社会现象……又好像 长江 、 大河 ,滚滚而下,旁流齐汇,泥沙毕集,任你鱼龙变化也逃不出这河流域以外。”参见“ 鱼化龙 ”。

津人

渡船的船夫。《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 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宝珪沉于 河 。甲戌,津人得诸 河 上。”《庄子·达生》:“吾尝济乎 觴深 之渊,津人操舟若神。” 唐 王昌龄 《沙苑南渡头》诗:“津人空守缆,村馆復临川。”

无酒

(1).没有酒。《诗·小雅·鹿鸣》:“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南朝 宋 谢灵运 《逸民赋》:“有酒则舞,无酒则醒。”

(2).没有喝醉。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 曹 末云]‘呀呀呀, 寿亭侯 是醉了也。 张文远 ,扶着 寿亭侯 还宅去。’[ 张辽 云]‘丞相, 寿亭侯 无酒也。’[ 曹 末云]‘您怎生知道?’”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我恰才本无酒,我听的那厮説我哥哥兄弟在 古城 ,我故意推醉。”

悔过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懊悔

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驶马

疾驰之马。 南朝 梁简文帝 《春日想上林》诗:“香车云母幰,驶马黄金羈。”

同游

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留连

不愿意离开

留连忘返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卿云缭绕散西清,圣主临轩策治平。

    一自句胪传内殿,居然声价重连城。

    衣冠重王千秋气,词赋群推一代盟。

    翻笑白莲同社客,风尘犹自系诸生。

  • 作者: 叶簵,朝代: 宋代
    画栋朱帘势翼然,鼎新气象冠山川。鹅黄杨柳浮春晚,鸭绿烟波送客船。轮奂不妨农事日,风光好近麦秋天。佐君治简有余暇,杯酒人教尽日传。
  • 作者: 徐钧,朝代: 宋代
    弑姑杀子欲何为,伤败彝伦总不知。祸乱晋朝诚在己,灭亡父族咎归谁。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喜到生朝疾有瘳,旋裁坡老帽蒙头。肖形雅称氅披鹤,缓步何须杖策鸠。皓首今为七十老,黄花更有几番秋。明年准拟抛家宅,水北山南狎野鸥。
  • 作者: 王之望,朝代: 宋代
    君尉襄阳日,吾方首善游。素交微半面,青顾乃双眸。有喜一樽共,相期三径幽。溪山许分老,为我缮菟裘。
  • 作者: 吴潜,朝代: 宋代
    黄竹歌中百姓欢,去天近处雪花乾。蔡洄事业方归度,剡曲风流欲访安。便觉光辉生万里,定知润泽被三韩。衰颓老守煨残芋,白战犹堪上将坛。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全书四库考藏情,荟要重教撮至精。稽古右文惟是亟,蒐奇选秘更相并。垣依北斗芸签列,圃积东堂玉检赢。别色昈分仍踵例,择流综汇特提衡。架联一一同屏曲,椟韫层层轶锦盛。用六编苇取诸水,函三集腋撷其菁。大端首挈裘先领,细目咸张网顿纮。善本传钞衷一是,异文互勘悉群争。渊源七略区流别,上下千年次姓名。尽汰卮言珍菽粟,首崇彝训式胶黉。经函注疏刊三代,讲幄咨诹汇五英。代有发明传御纂,圣彰谟训迪儒生。邵图根窟通王注,宋学畦町竞汉京。古复其初经传析,今从乎众简编更。序原赝鼎空珍袭,语亦零玑漫击抨。聚米山川寻脉络,棼丝经纬陋纵横。亨苌迭授推都讲,徽婺齐驱狎主盟。广袤高深诸象括,飞潜动植万形呈。书观东雒文能富,学出西河
  • 作者: 邓肃,朝代: 宋代
    乘风花上天款天花语,天公花不怒雷公花怒。烟霄一斥下人间,豺狼旁午归无路。欲度三吴血盈川,欲泛九江兵闇天。扶筇却出徽城去,去天一握五危巅。水陆辛勤已足矣,雪花更开九万里。英雄困饿古犹今,莫学儿曹生愠喜。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雨过琴山琴绽。琴雾敛云收天汉。清闲幽雅处游玩。古洞岩前,时把金丹炼。不爱乘肥马,富贵荣华,是非都不琴。独坐茅齐斋看古传。把道经时转。横琴膝上抚,鹤来见。紫绶金章,是则是,官高显。五更忙上马,争如我仙家,日午柴门犹掩。
  • 作者: 李云龙,朝代: 明代

    东家亦有施,西家亦有施。

    不知花阿那,空自颦娥眉。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