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润州甘露寺原文 诗词名句

题润州甘露寺

作者: 张祜朝代: 唐代

题润州甘露寺原文

千重构横险,高步出尘埃。
日月光先见,江山势尽来。
冷云归水石,清露滴楼台。
况是东溟上,平生意一开。

诗词问答

问:题润州甘露寺的作者是谁?答:张祜
问:题润州甘露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润州甘露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张祜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祜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10-128

参考注释

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高步

(1).阔步,大步。 晋 左思 《咏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许由 。”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琴书敦宿好,高步蹈 颜 曾 。”

(2).犹高蹈。指隐居。 唐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诗:“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隽游追幕府,高步集 蓬莱 。”

(3).超群出众。 唐 颜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联句》:“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间,以方严见惮。”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 成化 以还,诗道旁落, 唐 人风致,几於尽隳。独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 李 何 ,厥功甚伟。”

出尘

(1).超出世俗。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前蜀 韦庄 《题安定张使君》:“器度风标合出尘,桂宫何负一枝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寻声审听,泠然出尘幽韵。”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大札与《人间世》两本,顷同时拜领,讽诵一过,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

(2).佛教语。脱离烦恼的尘垢。《四十二章经》:“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 *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指出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不如削髮出尘,可无此虑。”

月光

月亮的光线

先见

预见;事前显露发生或其性质

乡下人对于下雪似乎更有先见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水石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清露

(1).洁净的露水。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郭沫若 《登临》诗:“庙中的铜马,还带着夜来的清露。”

(2).方言。雨的别称。 明 杨慎 《俗言·俗语反说》:“ 贵竹 名雨曰清露。”

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东溟

东海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毛 * 《清平乐·会昌》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伍瑞隆,朝代: 明代

    不有夜啼鸟,谁怜夜啼妇。

    夜啼惊郎眠,不似妾眠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狮子林

    假山颇致崔巍,几梯磴道盘回。

    弗劳步履陟顶,骋怀游目能哉。

  • 作者: 王观,朝代: 宋代
    天之美禄。会饮思量平生福。一硕刘伶,五斗将来且解酲。百年长解。三万六千能几日。劝饮瑶觞。祝寿不如岁月长。
  • 作者: 郑獬,朝代: 宋代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高风拉折苍玉干,芦花雪尽无人收。赤日飞光不敢近,但觉爽气屏间浮。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只恐此雁亦飞去,潇潇万里谁能留。
  • 作者: 陈岩,朝代: 宋代
    下临无地上连天,中有飞流涌满泉。今我不图今日到,诗成要檄两龙眠。
  •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襟怀冬日温,容貌秋水净。

    惠然肯顾我,蒹葭玉相映。

    诗人固难肥,酒客亦多病。

    善保千金躯,爱子清而劲。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纻清,琴弄黄钟浊。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琴尚薰弦缅舜徽,秋风落叶拂书帏。

    与其学古宁学祖,于此拳拳或庶几。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雨生凉喜快晴,朝来天宇益晶明。

    千峰日耀芙蓉色,万涧泉流琴瑟声。

    萝磴蒙茸含宿润,麦畴指顾事新耕。

    我原后乐先忧者,不共幽人独往情。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阊阖启黄图,涧瀍环赤县。

    乐游古佳丽,曲水今闻见。

    蜚云辟紫宫,象极崇丹殿。

    既以导清和,亦云避霜霰。

    倾聆悦浏泠,纵瞬赏蔚茜。

    尧樽周三巡,舜乐叶九变。

    惟应方镐饮,宁复数汾宴。

    冠剑侍岳牧,圭璧集侯甸。

    咸睹凤凰仪,屡奏卿云见。

    扈陪引席珍,升降联蝉弁。

    微臣凋朽质,猥蒙回顾眄。

    云何答高厚,遂自忘疏贱。

    饱德铭肺肝,献藻非琼瑱。

    愿言歌九如,衷忱庶因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