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一庵原文 诗词名句

一庵

作者: 释道璨朝代: 宋代

一庵原文

万法须从皈处参,难将皈处与人谈。
檐头昨夜风和雨,说得分明落二三。

诗词问答

问:一庵的作者是谁?答:释道璨
问:一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道璨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璨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与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 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檐头

屋檐的边沿

檐头下冻了许多小冰柱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和雨

犹细雨。与骤雨相对。《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宋 范成大 《阴寒终日兀坐》诗:“腊浅得春全未煖,雪慳和雨最难晴。” 明 文徵明 《晚雨饮子重园亭》诗:“芳草满庭飞燕子,晚凉和雨在梧桐。”

得分

在游戏或比赛中得一分或记一分

在第七局中得分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浅把宫黄约。细端相、普陀烟里,金身珠络。萼绿华轻罗袜小,飞下祥云仙鹤。朵朵赛、蜂腰纤弱。已被色香撩病思,尽鹅儿、酒美无多酌。看不足,怕残却。人间难得伤 * 。更枝头、流莺呼起,少年狂作。留取姚家花相伴,羞与万红同落。未肯让、蜡梅先著。乐府今无黄绢手,问斯人、清唱何人酢。休草草,认题错。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 作者: 祁顺,朝代: 明代

    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

    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路是新泥作,泥逢积雨滂。如缘大鲶脊,更绕九羊肠。前店看殊近,行人觉转长。商量避五岭,辛苦恰相当。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遥知绝戎笔,水味有槎头。
  • 作者: 陈岘,朝代: 宋代
    平生足迹穷遐陬,一麾更守湖湘州。西接悬崖五溪曲,南望渺极苍梧愁。天涯牢落孰慰意,千嶂倒影三江流。千里脉络兹要会,意趣端与江山投。群峰四绕立碧玉,带映林薄如雕锼。虯蟠虎骤互起伏,天作地涌非凡俦。郊村依约半洲渚,远明天际来归舟。湖南素号清绝地,一旦呈露疑神谋。作成英奇易旧观,俗化远与邹鲁侔。寄语后来无泯没,共保佳致传千秋。
  • 作者: 方千里,朝代: 宋代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
    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人生如寄,浪勤耳目。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

  • 作者: 杨简,朝代: 宋代
    孕秀钟鼎庆源长,属近亲依日月光。弧矢影侵槐阴绿,熊羆梦入藕花香。诗书博雅今平献,政事精明古赵张。九府本根关大体,故分华节到鄱阳。
  • 作者: 李郢,朝代: 唐代
    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常时堂中望练影,摐摐疑向云端落。

    今日偶从山顶行,脚底流泉挂檐角。

    乃悟高下本无定,穴中观斗非先觉。

    砰訇振鹭付不知,一例澴瀯赴潨壑。

    其间乐趣属伊谁,嘬沫跳珠有鱼跃。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