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船子和尚赞原文 诗词名句

船子和尚赞

作者: 释心月朝代: 宋代

船子和尚赞原文

机语相符句合头,离钩三寸已吞钩。
孤舟短棹都抛却,直得朱泾水逆流。

诗词问答

问:船子和尚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心月
问:船子和尚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心月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心月名句大全

释心月船子和尚赞书法欣赏

释心月船子和尚赞书法作品欣赏
船子和尚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机语

佛教语。机悟之语。《古尊宿语录》卷十一:“暨登 杨大年 、 李都尉 之门,机语契投,於是法道大振。”

相符

相合;彼此一致

报告与事实相符

合头

(1).方言。里头,当中。《秧歌剧选·惯匪周子山》:“先前也没问题,就是最近他哥哥 大老周 在工作合头有些不高兴处。”

(2).戏曲、音乐名词。南曲曲牌最后几句,往往由数人合唱,在南戏和传奇中写作“合”,通称“合头”。

(3).戏曲、音乐名词。乐队分段伴奏乐曲时,后段亦称“ 合头 ”。如统帅上场时吹奏《水龙吟》,入座时再接吹的《合头》。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吞钩

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汉 张衡 《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唐 元稹 《冬夜怀李侍御》诗:“簪裾詎几许,累创吞钩鱼。”

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短棹

亦作“ 短櫂 ”。 1.划船用的小桨。 五代 阎选 《定风波》词:“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宋 朱敦儒 《好事近·渔父》词:“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元 张宪 《赋松江渔者》:“短櫂轻舟白髮翁,往来常在 泖 西东。” 清 侯方域 《与阮光禄书》:“僕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

(2).指小船。 唐 戴叔伦 《泛舟》诗:“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烟迷。”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词:“平生 太湖 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抛却

丢掉放弃

抛却烦恼,寻找新天地

直得

(1).直待;直到。 唐 韩偓 《寄京城亲友》诗之二:“相思凡几日,日欲咏离衿。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 宋 欧阳修 《论燕度勘滕宗谅事张皇大过札子》:“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支蔓勾追,直得使尽 邠州 诸县枷杻。” 宋 朱熹 《答黄子耕》:“已通透后,便要纯熟。直得不思索时此意常在心胸之间驱遣不去方是。”

(2).只有;必须。

(3).值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文君 ( 卓文君 )犹直得一死, 奉倩 遗才存色,非难遇也,而以身殉之,不亦可以已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向都司 道:‘为一女子,直得如此着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林初文诗》:“ 丘 见之,愠曰:‘ 林 诗二十八字,正得二十八圈。吾诗百篇,最少岂不直得二十八圈乎?’人传以为笑。”

泾水

渭河 的支流,在 陕西省 中部。也称 泾河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五十五里,曰 涇谷之山 , 涇水 出焉,东南流注于 渭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渠》:“ 涇水 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稷黍。” 唐 杜甫 《北征》诗:“ 邠 郊入地底, 涇水 中荡潏。”《资治通鉴·秦始皇帝元年》:“ 韩 欲疲 秦 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为间於 秦 ,凿 涇水 自 仲山 为渠,并北山,东注 洛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诗泾见谓浊申笺义》:“七月啟 涇 口,引 涇水 灌地,则春、秋、冬皆清。”

逆流

(1) 迎着水流来的方向

逆流而上

(2) 跟主流方向相反的水流,比喻反动的、违反总趋势的潮流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胡仲参,朝代: 宋代
    杯酒浓浇垅上春,东风吹起纸灰尘。可堪肠断中原路,草掩芒丘不见人。
  • 作者: 翁卷,朝代: 宋代
    羁游虽不闲,幽思亦相关。今日经行处,他宵梦寐间。松江云在水,茂苑树成山。况复多吟客,令人懒欲还。
  • 作者: 虞俦,朝代: 宋代
    故国衣冠后,传家礼法尊。击鲜更下舍,容驷闶高门。河润金挥橐,风流酒满樽。平生阴德事,五世眼中孙。
  •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芙蕖开处傍池亭,花结双头媚晚晴。两隗骈肩如欲语,二乔并首似含情。同心净植真奇种,联蒂腾芳以瑞名。若使濂溪当日见,爱莲有说恐难评。
  • 作者: 余孟麟,朝代: 明代

    海色高褰岳色寒,天门西望接长安。

    瑶梯尽向烟中挂,灵薤堪从石上餐。

    谁道传声非汉畤,尚馀封树是秦官。

    凌风欲跨苍龙去,花落星坛露未乾。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云标汇众流,望梁千仞悬。

    匡庐堪伯仲,其馀皆眇焉。

    石桥原可度,清词忆少连。

  • 作者: 李中,朝代: 唐代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即此见闻非见闻,更无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早有摇橹郎,楚楚绿衣裳。怒目只自躁,奋臂倚枝长。附桑寄螵蛸,亦入秘术方。折之插屋壁,经时子穰穰。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迎风新意气,顾盼何昂藏。如逢大车辙,毅然亦敢当。不如捕鸣蝉,脆美不尔伤。
  •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萤火夜不灭,碧纱冷初透。

    不因风雨声,听尽铜龙漏。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