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义门胡生南归原文 诗词名句

义门胡生南归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义门胡生南归原文

南国乌衣族,东京伯始孙。
一枝须折桂,六阙旧旌门。
归思鲈鱼脍,离筵竹叶樽。
秋风正摇落,楚客莫销魂。

诗词问答

问:义门胡生南归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义门胡生南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杨亿义门胡生南归书法欣赏

杨亿义门胡生南归书法作品欣赏
义门胡生南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南国

祖国的南部

乌衣

(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值岁凶旱, 艾 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隋书·五行志上》:“ 后主 於苑内作贫儿村……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虞道施 , 义熙 中乘车山行,忽有一人,乌衣,径上车言寄载。”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诗之九:“寄跡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餽。”

(3).指 乌衣巷 。参见“ 乌衣巷 ”。

(4).指燕子。 元 杨维桢 《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诗:“春风歌《白雪》,夜月梦乌衣。”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序:“ 器之 自叙云: 明昌 丙辰予从军塞外……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歷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至於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参见“ 乌衣国 ”。

东京

日本首都。在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北岸,人口1192.7万(1989)

伯始

汉 胡广 的字。《后汉书·胡广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 伯始 ,天下中庸有 胡公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胡广 章奏,天下第一……观 伯始 謁陵之章,足见其典文之美焉。” 南朝 梁简文帝 《戎昭将军刘显墓铭》:“厌飫典坟,研精名理。一见弗忘,过目则记。若访 贾逵 ,如问 伯始 。”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折桂

《晋书·郤詵传》:“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 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擷芹復折桂,亲非由我显。”

旌门

(1).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 贾公彦 疏:“食息之时,则张帷为宫,树立旌旗以表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旌门洞立,延帷接枑。”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行营,中建帐殿御幄,繚以黄漆木城,建旌门,覆以黄幕。”

(2).犹旌闾。 唐 韩愈 《鄠人对》:“苟有合孝之道,又不当旌门,盖生人之所宜为,曷足为异乎。”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

归思

回家的念头

(离家日久)归思甚切

鲈鱼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

离筵

(1).饯别的宴席。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文之任》诗:“客间头最白,惆悵此离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离筵已散,再留恋应无计。” 刘国钧 《饯春词》:“离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青转自嗟。”

(2). 唐 代新进士在 曲江 举行的宴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宴名》:“大相识……关醼(此最大宴,亦谓之离筵)。”参见“ 离会 ”。

竹叶

(1).竹的叶子。《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元 余阙 《题<红梅翠竹图>》诗:“竹叶梅花一色春,盈盈翠袖掩丹脣。”

(2).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乌程, 豫北 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李善 注:“ 张华 《轻薄篇》曰:‘ 苍梧 竹叶清, 宜城 九醖酒。’”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三:“ 吴 酒一盃春竹叶, 吴 娃双舞醉芙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着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叶,侍寝青奴。” 清 方文 《秋夜不寐忆吴江旧事怅然有怀》诗:“判把酒盃倾竹叶,也将人面比芙蓉。”参见“ 竹叶青 ”。

秋风

秋天的风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 李白 《愁阳春赋》:“ 明妃 玉塞, 楚 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唐 李商隐 《九日》诗:“不学 汉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咏江蘺。” 宋 贺铸 《海陵西楼寓目》诗:“王孙莫顾 漳 滨卧,渔父何知 楚 客才。”

(2).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唐 岑参 《送人归江宁》诗:“ 楚 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 唐 顾兆熊 《送友人归汉阳》诗:“罇前别 楚 客,云水思縈回。” 宋 柳永 《卜算子》词:“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 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销魂

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过,朝代: 宋代
    匏大从来速售难,依人高戴误儒冠。江南又客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半世光阴旋蚁磨,百年举子上鱼竿。世间多少不平事,盍向庐山静处看。
  • 作者: 张伯玉,朝代: 宋代
    雨后桐江木叶稀,坐棠无事枕閒欹。扁舟几忍严君钓,古壁多逢沈令诗。夜静好当轮省宿,晓寒堪忆趁朝时。山城寂寞郎官贵,想对秋风动所思。
  • 作者: 王洋,朝代: 宋代
    独自开门自看山,旋添花草满柴关。不须竹院寻僧话,只访先生亦自闲。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便分符竹從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图书。淮南落木摇鞭裹,湓浦分风挂席初。郡阁平窥汉阳树,盘餐频薦武昌鱼。聚徒南郡傳经盛,携妓东山退食馀。天阙九重悬梦想,江关百战见邱墟。清曹祖德诗人后,时寄新吟一起予。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花红香少白多香,斟酌其间各取长。

    却似唐宫誇丽质,玉簪初试晚来妆。

  • 作者: 赵某,朝代: 宋代
    许多清意思,都在此乡间。有石半枕水,无窗不面山。侵衣青霭润,拥钓白云閒。未许嫌幽寂,古人曾闭关。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径竹猗猗绿似云,满阶凉影石苔新。

    故人远寄相思句,应念山中老病身。

  • 作者: 谢应芳,朝代: 元代
    七十年前,抱麟虚负双亲梦。一襟空洞。生世曾何用。老我东门,瓜也无心种。松醪雍。泻如铅汞。时与渔樵共。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新春江上使星回,不为离人寄早梅。爱惜幽香意如此,一樽岂是等闲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