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留别微之原文 诗词名句

留别微之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留别微之原文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犹厌劳形辞郡印,
那将趁伴著朝衣。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
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

诗词问答

问:留别微之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留别微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留别微之书法欣赏

白居易留别微之书法作品欣赏
留别微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干时

犹言治世;用世。 晋 潘岳 《西征赋》:“思夫人之政术,实干时之良具。”《宋书·颜竣传》:“ 竣 自谓才足干时,恩旧莫比,当赞务居中,永执朝政。”《北史·房彦谦传》:“设有正直之士,才堪干时,於己非宜,即加摈弃。”

(1).求合于当时。《管子·小匡》:“寡人欲修政以干时於天下,其可乎?” 五代 谭用之 《约张处士游梁》诗:“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明 陈铎 《渔隐》曲:“笑他们干时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 吴世昌 《鹧鸪天》词:“平生未作干时计,后世谁知定我文。”

(2).违反时势。《慎子·威德》:“故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后汉书·袁术传》:“若陵僭无度,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

心违

心愿没有达到。 唐 杜甫 《忆昔行》:“秋山眼冷魂未归,仙赏心违泪交堕。”

悟道

领会道理,佛教指领会佛理

悟道成佛

深知

十分了解

深知现代战争的特点

前事

过去的事情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劳形

谓使身体劳累、疲倦。《庄子·渔父》:“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唐 殷尧藩 《李舍人席上感遇》诗:“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家居》:“余本以疾归,酬应则有劳形之苦,饮燕则收颐养之功。”

趁伴

结伴,搭伴。 唐 白居易 《初到洛下闲游》诗:“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唐 李屿 《过洞庭》诗:“渐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 宋 苏舜钦 《重过句章郡》诗:“窥鱼翠碧忘形坐,趁伴蜻蜓照影飞。”

朝衣

(1).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后汉书·刘宽传》:“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见赠》诗:“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朝服龙团》:“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阑下前后绣龙团各四,诸王以下皆用素缎数则,以为辨别。”

(2).借指朝廷官员。 唐玄宗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叶适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当 庆元 、 嘉泰 间,朝衣负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洁,青蝇蒙樊棘之誚而与鸿鵠偕逝。”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知足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知足常乐

三百篇

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予谓三百篇正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姚华 《论文后编》:“三百篇,诗之古者也,风土人情,政事所详,犹地志然。”

式微

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天将暮。)——《诗·邶风·式微》

伊水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栾川县 伏牛山 北麓,东北流,在 偃师县 杨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东流注入 洛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阳 鲁阳县 西 蔓渠山 ……又东北至 洛阳县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风吹临 伊水 ,时驾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诗:“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胡祗遹,朝代: 元代
    标签:元曲三百首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
    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
    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 作者: 周麟之,朝代: 宋代
    皋月乘天数,慈闱奉母仪。灵芝三万岁,乐府有新词。
  • 作者: 释了一,朝代: 宋代
    须知天地共同根,万物从来元一体。未审南泉庭下花,几人看了梦相似。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青松植庭前,率以卌年计。

    凌霄于其傍,延蔓松身施。

    岁久松益佳,入画足古致。

    然高出檐者,枯枝见一二。

    贞干胡如斯,徘徊思其义。

    盖缘凌霄缠,束缚以为累。

    因之忆宋史,寇准誉丁谓。

    既而为所倾,始伏李沆议。

    君子近小人,胥当知此意。

  • 作者: 刘长卿,朝代: 唐代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竹炉是处有山房,茗碗偏欣滋味长。

    梅韵松蕤重清晤,春风数典那能忘。

  • 作者: 王璋,朝代: 元代

    稷契功安在,申商术亦疏。

    虚名误人国,介甫读何书。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殊乡寂寞使人悲,异域留连不暇归。

    万里山河非旧国,一川戎俗是新知。

    寒天落景光阴促,雪海穹庐物色稀。

    为客终朝长下泣,谁怜晓夕老容仪。

  • 作者: 龚自珍,朝代: 清代
    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筳拜盛名。一笑劝君输一著,非将此骨媚公卿。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