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同黄石斋宫允阻舟临清黄以四诗见投次和·其原文 诗词名句

同黄石斋宫允阻舟临清黄以四诗见投次和·其二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原文

中外鸱鸮剧,谁怀之好音。

未偿蹈海意,惭负济川心。

我去位仍窃,君归山岂深。

风烟闽粤近,招隐好相寻。

诗词问答

问:《同黄石斋宫允阻舟临清黄以四诗见投次和·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参考注释

中外

里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荐。——《明史》

鸱鸮

一类包括猫头鹰在内的益鸟,以有害昆虫、老鼠等为食

好音

(1).悦耳的声音。《诗·鲁颂·泮水》:“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汉 祢衡 《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唐 杜甫 《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鸝空好音。”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诗:“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2).也特指乐声。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

(3).犹言好消息。《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子其超矣,实慰我心。发言为诗,俟望好音。” 唐 杜牧 《为人题赠》诗之一:“的的新添恨,迢迢絶好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好兄弟,是必替我送送,倘有好音,必当重谢。” 叶圣陶 《城中·前途》:“不胜盼祷,跂望好音。”

喜爱音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 赵王 好音,请奏瑟。” 汉 马融 《长笛赋》序:“ 融 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

蹈海

(为了 * )投海

蹈海自尽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大江歌罢掉头东》

惭负

亦作“慙负”。羞惭;惭愧辜负。《后汉书·樊宏传》:“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负黄泉。”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方次旧闻,已叨优礼,省循非称,惭负失容。” 严复 《送沉涛园备兵淮扬》诗:“谁言死后无穷感,惭负先生远到期。”

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去位

离开官位,卸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丁酉,吏部尚书平章事 郑珣瑜 称疾去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瑞》:“余登朝最晚,不及见诸先达,惟 王文瑞 公尚未去位。”

归山

(1) 回山。如:放虎归山

(2) 下山

(3) 婉辞,指人死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闽粤

(1).同“ 闽越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 吴王 子 驹 亡走 闽粤 ,怨 东甌 杀其父,常劝 闽 粤 击 东甌 。”

(2). 福建 、 广东 两省。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亡 秦 者谁三户 楚 ,何况 闽 粤 百万户。”

招隐

(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

(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好相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 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久客黄金尽,思归白发添。春泥妨驿路,细雨泊僧檐。骤喜诗情浃,还增酒律严。云山会终往,瓶锡岂长淹。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 作者: 王邦畿,朝代: 明代

    火烟官路近,村舍故人存。

    喜尔儿童大,惭予称谓尊。

    山川一隔绝,离别几寒暄。

    爱客情何甚,饛然载簋飧。

  • 作者: 薛能,朝代: 唐代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 作者: 贺铸,朝代: 宋代
    此身岂复系西东,流浪江湖伴塞鸿。曲突非图三爵客,直钩何羡六鳌翁。千年陈迹只今日,万里故园犹个中。冗散偶逃人指数,未应吟啸坐妨公。
  • 作者: 陈淳,朝代: 宋代
    偶然寓兴五山阴,可叹颓波日转深。鼓瑟齐门莫同调,舞韶郑侧鲜知音。归寻旧径扫新榻,从整遗编理素琴。惟有春秋知罪我,外余横直一何心。
  • 作者: 沈辽,朝代: 宋代

    江流激激过侯滩,更上山头看打盘。

    百岁老人亲击鼓,城中忧乐不相干。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帝奠九壥,孰匪我疆。翳我东土,山川相望。祀事孔时,肃雍不忘。来峨濛鸿,郁哉洋洋。
  •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前生修行来,见山入骨贪。自昔盛缁流,无处无精蓝。大风起江头,吹我菊帽簪。景物日自殊,登顿我所甘。青红夕阳光,隐约埋空岚。矮松冷尘屋,暗灯明破龛。好月亦爱人,离云印寒潭。诗壁不待题,禅偈不在谈。还须蜕浮尘,投林结莎庵。平安火一烽,愁可宽江南。
  • 作者: 李石,朝代: 宋代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红树映野店,白云藏县楼。须知此北下,地底风豳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