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董邦达春华集庆小册·其六·春郊牧笛原文 诗词名句

题董邦达春华集庆小册·其六·春郊牧笛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草色铺茵柳亸丝,东郊举趾正其时。

牧童那管青牛瘦,短笛无腔且自嬉。

诗词问答

问:《题董邦达春华集庆小册·其六·春郊牧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五

参考注释

东郊

(1). 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 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举趾

(1).举足;抬脚。《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朱熹 集传:“举趾,举足而耕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 卫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曷不一举趾,纵望渊与岑。”

(2).指举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脣为天下之所传。”

其时

(1).那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 白敏中 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牧童

放牧牛羊的小孩

青牛

(1).黑毛的牛。 南朝 梁简文帝 《乌栖曲》之三:“青牛丹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 长安 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2).指土牛。旧时习俗,立春塑土牛用以劝耕。又称“春牛”。《隋书·礼仪志二》:“立春前五日,於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於东郊,竖青幡於青牛之傍焉。”参见“ 打春 ”。

(3).《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 关 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 关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故 越州 千秋观 道士 贺知章 ……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 四明 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説杀你驾青牛,乘赤鲤,驂白鹿,骑黄鹤,怎如俺这宝马雕鞍最好。”

(4). 老子 的代称。 明 李贽 《答周二鲁书》:“此儒者之用,所以竟为 蒙庄 所排, 青牛 所訶,而以为不如良贾也。”

(5).旧时谓三煞神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穀》:“ 汉 世 京房 之女,适 翼奉 子, 奉 择日迎之, 房 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

(6).千年木精所变之牛。《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嵩高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

短笛

比普通长笛高一个八度的小型的尖声笛子

且自

暂且;只管。 唐 元稹 《莺莺传》:“后数日 张生 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絶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宋 辛弃疾 《永遇乐·赋梅雪》词:“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一折:“记账,一总还你,且自拿酒来吃。”《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且自顺了他的性儿,我自有道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梅挚,朝代: 宋代
    东湖七月湖水平,鳞波暗织箫籁声。中有植莲一万本,红漪相照擒繁英。地灵气粹不我测,双葩条如同一茎。黄姑织女渡银汉,蜺旗凤葆罗空青。又认英皇立湘渚,翠华不返凝怨慕。五十哀弦顿晓声,骈首低昂泣珠露。是时主人集宴喜,湖光浸筵霞脚腻。朋簪峨峨尽才子,椽笔交辉云藻丽。酒酣倚栏惜红晖,炳素徘徊萦不飞。魏宫甄后昼方寝,彷佛有人持玉衣。此邑古来无异政,室家疮痏何由庆。三年鼠窃例皆然,以薪救火火弥盛。自公柅车政克和,载途鼓腹腾讴歌,歌公用心日皎皎,不独于今古应少。因感珍芳两两开,玉贯珠联当县沼。况我与公高适道,芝歌肯迹商山皓。嘉谋嘉猷思入陈,愿将此美归华勋。
  • 作者: 黄机,朝代: 宋代
    梧竹因依山尽头。潇潇疏雨后,几分秋。轻凉无数入西楼。凭栏久,满眼动离愁。飞鹭下汀洲。怕知鸿雁到,带书否。诗阄酒戏一齐休。人如削,身在水边洲。
  • 作者: 杜荀鹤,朝代: 唐代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
  • 作者: 俞文豹,朝代: 宋代
    天下奈何无可问,世皆如此有谁听。为侬指点春知处,惟有垂扬眼独青。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发之白兮高峰早雪,目之青兮古澗先秋。月炯炯兮自有光通犀角,草苍苍兮谁能硬按牛头。
  •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帝恐嘉花不易成,好风迟日故来承。繁红错眩渔人眼,不识沧江有武陵。
  • 作者: 沈守正,朝代: 明代

    十日一水五日石,能事如君独不然。

    须臾风雨何太急,潦倒云烟亦可怜。

    醉后诗题狂圣草,月明歌发老颠船。

    斋头子石如欲卖,且待沧江写遍年。

  • 作者: 敖陶孙,朝代: 宋代
    诸刘兄弟贤,一一无可选。竹林锐头郎,风味吾小阮。平生天机深,善闭得内楗。迩来卿何曹,不辨折腰本。稍传诗语东,朝日照兰畹。伊余战纷华,心旆凡几偃。划逢君家语,隽永初一脔。识遗饱新得,友胜悟夙捐。缅怀歌商凋,萧瑟松磵远。阴阴芜菁花,碧蝶相与晚。是中着高士,物意自偃蹇。向来白衣宰,云壑论补衮。优游济艰难,如以禹代鲧。刘郎秀眉宇,秋隼立高巘。端能谢师匠,万卷自鉏垦。时须阅世谛,一及城门键。功名头上簪,日月风中幰。何时会吴下,春动长洲苑。
  • 作者: 仇远,朝代: 宋代
    五更相次晓,一曲有余清。忽醒山林梦,遥闻鼓角声。背风还迤逦,带月最分明。莫作边城看,长淮久息兵。
  • 作者: 胡仲参,朝代: 宋代
    挑灯伴寒夜,兀坐竹炉边。赤脚知吟苦,时将山茗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