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原文

四十专城古巳稀,君侯五七更英奇。
九重临遣廷尉正,千里驩迎循吏师。
鸿鴈同科金玉律,鵷雏先集凤凰枝。
少年勇退无人会,孤竹初心逊伯夷。

诗词问答

问: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专城

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类的地方长官

四十专城居。——《乐府诗集·陌上桑》

君侯

(1). 秦 汉 时称列侯而为丞相者。《战国策·秦策五》:“少庶子 甘罗 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此君侯指 吕不韦 , 不韦 封 文信侯 ,为 秦 相。《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

(2). 汉 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近日 南阳 宗惠叔 ,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宋 姜夔 《鹧鸪天》词:“曾共君侯歷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君侯》:“ 卫宏 《汉官旧仪》:列侯为丞相相国者号君侯。”又云:“丞相之刺史及侍御史皆称卿,不得言君。盖其时丞相称君,而以列侯为之,故兼称君侯也。按:丞相称君,本沿 战国 之制: 田文 相 齐 封 孟尝君 , 苏秦 相 赵 封 武安君 是也。至如 谢万 谓 王述 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 李白 与 韩荆州 书,亦曰君侯,此则非列侯为相者。盖自 汉 以来,君侯为贵重之称,故口语相沿,凡称达官贵人皆为君侯耳。”

五七

(1).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 * 词话》第十四回:“拙夫死了,家下没人,昨日纔过了他五七。”《红楼梦》第六八回:“亲大爷的孝纔五七,姪儿娶亲,这个礼,我竟不知道。”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媳妇病死还不曾过五七,一群鸡子也风扫落叶似地在两天里瘟掉了。”

(2).约计数目之词。 宋 胡太初 《画帘绪论·听讼》:“凡与一人竞诉,词内必牵引其父子兄弟五七人,甚至无涉之家。”《西游记》第十七回:“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索性提起来,捽做五七断。”

英奇

(1).才智特岀。《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评》:“ 吕布 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 宋 许顗 《彦周诗话》:“ 唐高宗 《御群臣宴赏双头牡丹》诗, 上官昭容 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计之必一英奇女子也。”《再生缘》第二回:“一到青春十五岁,天生的英奇瀟洒令人敬。”

(2).才智特出的人。 汉 边让 《章华台赋》:“举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 蓬莱 。”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 岱山 饶灵异, 沂水 富英奇。”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诛逐偷惰,拔用英奇。”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英奇济济,更僕难终。”

(3).指优美杰出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孝标 《答刘之遴借类苑书》:“搦管联册,纂兹英奇。”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临遣

临轩派遣。《汉书·元帝纪》:“方田作时,朕忧蒸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 褒 等十二人循行天下。” 宋 朱熹 《与周丞相札子》:“深念此行若当前日奏对之时便蒙临遣,则受命引道,无所復辞。”

廷尉

官名。 秦 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狱。 汉 初因之,秩中二千石。 景帝 时改称大理, 武帝 时复称廷尉。 东汉 以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又称廷尉卿。 北齐 至 明 清 皆称大理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历代职官表》卷二“大理寺”。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驩迎

高兴地迎接。驩,通“ 欢 ”。 宋 司马光 《送王太祝知伊阙》诗:“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 宋 杨万里 《贺永守沉侍郎德和启》:“湖山悠远,何至烦天子之从臣,水石驩迎,今乃得主盟之词伯。”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鸿鴈

亦作“ 鸿雁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鴈麋鹿。”《淮南子·泰族训》:“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归》诗:“人随鸿鴈少,江共蒹葭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八:“十年来被迫离开 北京 的朋辈友好,差不多全回来了,他们有如天边鸿雁,联群而至。”

(2).《诗·小雅·鸿雁序》:“《鸿鴈》,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后即用以比喻灾乱流离之民。 清 蒲松龄 《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 清 杨伦 《流丐行》:“流亡尽復业,鸿雁期安栖。”

(3).《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后因以指书信。 清 孙枝蔚 《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 吴 曾有约,不谓滞 钱塘 。屡月无鸿鴈,沿途半虎狼。”参见“ 雁足书 ”。

(4).比喻兄弟。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仇兆鳌 注:“《礼记》‘雁行’比先后有序,《毛诗》‘鶺鴒’比急难相须,故以二鸟喻兄弟。”参见“ 鸿雁行 ”。

同科

(1) 同等

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科也。——《论语》朱熹注

(2) 科举时代称同届考试中的人

同科状元

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集凤

(1).谓凤停于树。 南朝 陈 贺循 《赋得夹池修竹诗》:“来风韵晚逕,集凤动春枝。”后因以比喻聚集贤才。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议堂犹集凤, 贞观 是元龟。”

(2).谓时世清平。语出《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礼斗威仪》:“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凤集於林菀。”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书》:“闻 汉 相出守,遽彰集凤之仁; 蜀 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勇退

勇于隐退;见机急退。 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岁寒霜雪严,过半路愈峻。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进。” 唐 权德舆 《寄临海郡崔穉璋》诗:“志士诚勇退,鄙夫自包羞。”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卖饼翁》:“君于名场中,官可二品。唯躁进二字不可犯,勇退二字不可忘。”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孤竹

(1).独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 郑玄 注:“孤竹,竹特生者。” 贾公彦 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 嶧阳 孤桐。” 汉 班固 《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鼝鼝,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

(2).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嶧阳 孤桐,不能无絃而激哀响; 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 晋 张协 《七命》之二:“吹孤竹,拊云和,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北周 庾信 《变宫调》之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絃。” 宋 张先 《菩萨蛮》词之一:“佳人学得 平阳 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

(3).古代乐曲名。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奏黄钟而歌大吕,变孤竹而舞《云门》。”《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 元 胡三省 注:“空桑、孤竹之韵足以礼神,《云门》、《大夏》之容无亏观德。”

(4). 商 周 时国名。在今 河北省 卢龙县 。《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斩 孤竹 而南归。” 韦昭 注:“二国, 山戎 之与也。 令支 ,今为县,属 辽西 , 孤竹 之城存焉。”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 山戎 孤竹 ,束马景从。” 唐 张说 《吊国殇文》:“北伐兮东胡,邈 辽阳 兮 孤竹 。” 明 唐寅 《出塞》诗之一:“摐金出 孤竹 ,飞旗掩二 榆 。”

(5).《庄子·让王》:“昔 周 之兴,有士二人,处於 孤竹 ,曰 伯夷 、 叔齐 。”后遂用“ 孤竹 ”借指 伯夷 、 叔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铜山之丰。” 南朝 宋 范晔 《逸民传论》:“ 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 唐 李德裕 《赠右卫将军李安制》:“往者, 产 禄 擅朝, 充躬 交乱,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惮芳兰之焚,竟全 孤竹 之志。”

(6).竹的一种。 宋 赞宁 《笋谱·孤竹笋》:“ 襄阳 薤山 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笋。及笋成竹,竹母已死矣。”

(7).复姓。见《通志·氏族二》。

初心

(1).本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于县令。” 郭沫若 《万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创作上得些观摩。”

(2).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景德传灯录·弘教大师》:“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

伯夷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汪应辰,朝代: 宋代
    仁心均动植,风化正邦家。福庆方骈集,灵符尚辟邪。
  • 作者: 释文珦,朝代: 宋代
    有客老柴荆,终辞世上名。因贫诸事省,无位一身轻。水月通禅意,山云寄野情。草衣兼木食,亦足了余生。
  • 作者: 释可湘,朝代: 宋代
    别传一脉涨曹溪,万法都来和不齐。叶落归根至今日,江南犹有鹧鸪啼。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清光赫赫,无何乡里独超然。日月岂能照鉴,天地不能包裹,晃朗妙无边。赖有竹涧水,却向世人传。杳兮冥,恍兮惚,湛兮然。这些消息,浑身是口也难诠。截断千差歧路,屏除万般机巧,缆住钓鱼船。往事都休问,静坐一炉烟。
  • 作者: 陈普,朝代: 宋代
    诗书总学本无难,年少心身莫暂间。尽寸之功当记取,将来百仞作高山。
  • 作者: 毛珝,朝代: 宋代
    标签: 咏物写花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梅因何而酸,盐因何而鹹。茶因何而苦,荠因何而甘。
  •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城晚通云雾,凉亭到芰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