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喜晴(六月廿五日)原文 诗词名句

喜晴(六月廿五日)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喜晴(六月廿五日)原文

细雨傍晨收,晓烟归岭浮。

画如米氏展,诗恰杜家投。

凉峭袷衣试,兴纾彩笔酬。

晚田山坂种,又报可登秋。

诗词问答

问:喜晴(六月廿五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喜晴(六月廿五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喜晴(六月廿五日)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

2. 六月廿五日

参考注释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袷衣

夹衣。《文选·潘岳<秋兴赋>》:“藉莞蒻,御袷衣。” 李善 注:“袷,衣无絮也。” 唐 皮日休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诗:“晓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清 方苞 《兄百川墓志铭》:“八九岁,诵《左氏》、《太史公书》,遇兵事,輒集録置袷衣中。”

彩笔

画彩 * 画用的笔或彩色的图画笔

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此后便就一点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后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种上了晚田。”

山坂

见“ 山阪 ”。

报可

批复照准。 宋 岳飞 《奏乞复襄阳札子》:“臣今已厉兵飭士,惟竢报可,指期北向,伏乞睿断,速赐施行。”《金史·章宗纪三》:“尚书省奏减亲军武卫军额及太学 女直 、 汉 儿生员,罢小学官及外路教授。詔学校仍旧,武卫军额再议,餘报可。”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起居注》:“礼科给事中 吴国龙 疏请復设起居注,得旨报可。”

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诗:“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何巩道,朝代: 明代

    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

    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

    分明寂寞伤心夜,却有关河旅雁声。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大隗山前苦露深,佛狸江上剑成林。当时不作一身计,圣主自明方寸心。勇去峥嵘都是胆,归来静密不闻音。平生羞预外庭事,此段当镌墓石阴。
  • 作者: 朱松,朝代: 宋代
    一雷惊收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斸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 作者: 王周,朝代: 唐代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 作者: 杨无咎,朝代: 宋代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依旧当时似花面。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能变新声,随语意、悲欢感怨。可更馀音寄羌管。倦游江浙,问似伊、阿谁会见。度已无肠,为伊可断。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古文观止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
  • 作者: 柴望,朝代: 宋代
    武皇何事驾虚空,金阙求仙路未通。王母不来方士去,茂陵可是广寒宫。
  • 作者: 毕仲游,朝代: 宋代

    任拙因成懒,求閒偶得归。

    前途纯可料,往事尽成非。

    汝岸瓜田薄,风川藋径微。

    终须一迁徙,知有泺鱼肥。

  • 作者: 李商隐,朝代: 唐代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 作者: 方蒙仲,朝代: 宋代
    春去雨霏霏,青梅未接时。青青几万斛,可惜不充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