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原文 诗词名句

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原文

液池北岸有书堂,堂复临池展镜光。

路便本无甚匆遽,境佳遂与小相羊。

凌凘融水非彼此,鸿雁回春自翥翔。

鉴照分明呈觌面,宝三何独漏文皇。

诗词问答

问: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2. 唐太宗语侍臣曰铜为镜可正衣冠古为镜可见兴替人为镜可知得失三者固足称宝鉴而水清亦可称镜人无于水监即其义也

参考注释

液池

即 太液池 。 汉 、 唐 、 元 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汉 太液池 也称 蓬莱池 ,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起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壶梁 ,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明 杨慎 《白云岩为谢左溪赋》:“ 震泽 昔从龙, 液池 曾下鵠。”参见“ 太液 ”。

书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临池

《晋书·卫恒传》:“ 汉 兴而有草书…… 弘农 张伯英 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名臣通画学》:“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鲜有以画名者。”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夫人善临池,代公作行草,几夺真。” 吕叔湘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书法一项,确是一种艺术。但是这是要有写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临池的工夫,才会有成就的。”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日记抄得很工整,字体遒劲,也可作临池之用。”

镜光

(1).镜子的光。借指镜。 清 黄遵宪 《山歌》:“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2).明亮的光。 唐 刘长卿 《水西渡》诗:“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 广宣 《驾幸普济寺应制》诗:“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

匆遽

急忙

相羊

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徘徊;盘桓。《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洪兴祖 补注:“相羊,犹徘徊也。”《楚辞·九辩》:“擥騑轡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王逸 注:“且徐徘徊以游戏也。” 明 袁宗道 《冬日斋中即事》诗:“小逕独相徉,婆娑木数章。”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曾闻韵士至此相羊,亦有名流於焉寄赏。”

凌凘

亦作“ 凌澌 ”。流动的冰凌。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二:“ 巴东 之峡生凌凘,彼苍迴轩人得知。” 唐 元稹 《生春》诗:“芦笋虽犹短,凌凘玉渐融。”《旧唐书·王重荣传》:“时 河 桥毁圮,凌澌梗塞,舟楫难济。”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鸿雁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回春

(1) 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

鉴照

亦作“鉴照”。鉴识照察。 汉 班昭 《东征赋》:“庶灵祇之鉴照兮,祐贞良而辅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曰:“谓鉴识照察洞彻分明也。”《朱子语类》卷四五:“一以贯之,固是以心鉴照万物而不遗,然也须多学而识之始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檀越功德,佛已鉴照。”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觌面

(1) 看见

纵让烛觌面,也不伤他。——《镜花缘》

(2) 见面;当面

西门庆与 月娘尚气,彼此觌面,都不说话。—— 明· 笑笑生《 * 》

何独

犹何谁,谁人。独,犹孰。 明 李东阳 《题徐都宪椒园》诗:“人家何独无此堂,岂有乔木参天长?” 明 李东阳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间,何独无父子?”

文皇

(1).指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谥 文武大圣皇帝 故称。 唐 罗隐 《闻大驾巡幸》诗:“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 文皇 创业难。”《宋史·寇准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犹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黄公绍,朝代: 宋代
    望天湖,望天湖,绿杨深处鼓{上鼓下渊}{上鼓下渊}。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竞渡櫂歌其二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教看得几吴舠。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茹芝却粒世无方,随时江湖每自伤。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春来乡梦凭谁说,归去君恩未敢忘。一寸丹心幸无愧,庭空月白夜烧香。
  • 作者: 李建勋,朝代: 唐代
    小园吾所好,栽植忘劳形。晚果经秋赤,寒蔬近社青。竹萝荒引蔓,土井浅生萍。更欲从人劝,凭高置草亭。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缀景有溪必有桥,桥安谠论会非遥。

    却看啮柱增波漾,墙外知他到海潮。

  • 作者: 方蒙仲,朝代: 宋代
    花疑天女现,根讶化人移。到眼如曾识,无心转见奇。
  • 作者: 赵长卿,朝代: 宋代
    危楼枕横枕清江枕上,两岸碧山如画。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鱼艇、相高下。何处一声羌枕,是谁家、倚楼人也。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把枕临筵,阿谁知我,此怀难写。忍思量后夜,芳容不似,暗尘随马。
  • 作者: 郑清之,朝代: 宋代
    须弥境界含方广,芥子中间觅福昌。但使有船堪载月,不应无佛漫留堂。
  • 作者: 王同祖,朝代: 宋代
    粉墙红杏半离披,春满人间花自知。幽鸟不言如有思,等闲飞上海棠枝。
  • 作者: 释如净,朝代: 宋代
    风飒飒,雨霖霖。圣人不曾灭度,演出清净妙音。若将耳听终难会,一句机先透古今。
  • 作者: 文天祥,朝代: 宋代
    铁马风尘暗,金龙日月新。衣冠怀故国,鼓角泣离人。自分流年晚,不妨吾道春。方来有千载,儿女枉悲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