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梁父吟原文 诗词名句

梁父吟

作者:杨维桢 朝代:元代

梁父吟原文

步出齐城门,上陟独乐峰。
梁父昂雉堞,荡阴夷鬣封。
齐国杀三士,杵臼不能雄。
所以梁父吟,感叹长笑翁。
吁嗟长笑翁,相汉起伏龙。
关张比疆治,将相俱和同。
上帝弃炎祚,将星堕营中。
抱膝和梁父,梁父生悲风。

诗词问答

问:梁父吟的作者是谁?答:杨维桢
问:梁父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杨维桢的名句有哪些?答:杨维桢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城门

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独乐

(1).独自欣赏、娱乐。《孟子·梁惠王上》:“民欲与之偕亡,虽有臺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晏子春秋·杂上十四》:“夫乐者,上下同之……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汉书·游侠传·陈遵》:“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间官爵功名,不减於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2).独自以某事物为乐。《礼记·乐记》:“独乐其志,不厌其道。” 孔颖达 疏:“言 武王 今独能乐其志意,不违厌其仁义道理也。”

(3).玩具名。即陀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梜者,鏇作独乐及盏。” 缪启愉 校释:“‘独乐’,即‘陀螺’,小儿玩具。”参见“ 陀螺 ”。

梁父

亦作“ 梁甫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 颜涿聚 , 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汉 扬雄 《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仪。”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过沂水有怀芷园弟》诗:“ 龟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 唐 王昌龄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刘克庄 《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且吟《梁甫》,谁管他, 冶子 、 田强 。” 元 贡师泰 《题伊尹耕莘图》诗:“先农有诗亦有谱,后世 南阳 咏《梁父》。” 明 高启 《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有时歌《梁甫》,慷慨人未识。”

雉堞

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鬣封

马鬣封。坟墓上封土的一种形状。 明 唐顺之 《皇陵行》:“羽骑千屯护玉鱼,鬣封数仞堆金粟。”

三士

(1).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 、 赵衰 、 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 宋 马永易 《实宾录·三士》:“ 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 、 赵衰 、 贾佗 。”

(2).指古之 许由 、 巢父 、 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 《许由巢父池主赞》:“ 尧 禪 许由 , 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 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

(3).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 、 田开疆 、 古冶子 。三人勇而无礼, 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三国 蜀 诸葛亮 《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杀三士,因二桃,不如 五柳 庄前卧。”

杵臼

(1).杵与臼。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六韬·农器》:“战攻守御之具尽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钁鍤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东厢石山犹传杵臼之跡。庭中亦有旧宇处,尚髣髴前基。”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石八百里,崖断如杵臼。”

(2).以杵捣臼。《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二人諫,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碓舂於市。”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高肱举杵,正身而舂之。”《南史·宋纪上·武帝》:“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 唐 张籍 《太白老人》诗:“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春泉四面遶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当代》1984年第3期:“吨,吨-咚……沉闷的杵臼声,似乎从 泸沽湖 底,从 狮子山 肚子里滚来。”

(3).指 春秋 晋 人 公孙 杵臼 。 晋景公 佞臣 屠岸贾 残杀世卿 赵氏 全家,灭其族,复大索 赵氏 遗腹孤儿。 赵氏 门客 公孙杵臼 舍出生命保全了 赵氏 孤儿。事见《史记·赵世家》。 明 何景明 《下宫行》:“千金诈卖 赵氏 子,真孤乃存 杵臼 死。”

(4).借为别人保全后嗣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但怜此褓中物,恐坠宗祧。君义士,能为我 杵臼 否?”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梁父吟

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所作

好为《梁父吟》。(梁父,山名,在泰山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感叹

强烈 的语言

对于社会偏见的感叹

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记念刘和珍君》

长笑

大笑。 唐 裴铏 《传奇·孙恪》:“不如逐伴归山去,长笑一声烟雾深。” 茅盾 《子夜》十二:“ 吴荪甫 感到冷箭命中了敌人似的满足,长笑一声,转身就走。”

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起伏

(1)

(2) 上升和下降

散见坡坨起伏间。——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内部斗争时有起伏

(3) 比喻感情、关系等起落变化,也指世事兴盛衰落

心潮起伏

关张

(1) 指商店停止营业,旧时也指商店倒闭

(2) 指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张飞。两人皆以雄烈著名。后常以关、张指有威名的大将

管(仲)乐(毅)有才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唐· 李商隐《筹笔驿》

将相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 为皇帝。” 唐 李涉 《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 卢龙 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和同

(1).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和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和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务和同也。” 韦昭 注:“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国语·周语中》:“和同可观。” 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道行,则德义可观也。”《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 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朱熹 集注引 尹毅 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参阅《左传·昭公二十年》。

(2).和睦同心。《管子·立政》:“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汉书·吾丘寿王传》:“今 汉 自 高祖 继 周 ,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 宋 欧阳修 《笔说·富贵贫贱》:“凡事不和同,则不济。” 明 柯丹丘 《荆钗记·合卺》:“夫妻到老两和同。” 黄远生 《政界内形记》一:“国务卿之不能和同一致以进行者,则组织之始已种其因,固无可言矣。”

(3).调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淮南子·俶真训》:“含阴吐阳,而万物和同者,德也。”《宋史·乐志十三》:“天人和同,恩泽洋普。”

(4).伙同;合伙。《唐律疏议·名例四·略和诱人》:“和同相卖者,谓两相和同,共知违法。”《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和同相卖为奴婢者,各断一百七。”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而事权归两院矣。”

(5).“和光同尘”的略语。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治惟尚和同,无俟於謇謇。” 龚颐正 《续释常谈》引 唐 韩偓 《金銮密记》:“上执 偓 手,涕泣曰:‘我劝你且和同,果如此,有何利益苦 * !’”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私念助人为理,覆人之产,不祥;自折其志,苟为和同,不义。” 钱锺书 《围城》三:“买 * 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参见“ 和光同尘 ”。

(1).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哲学常用语。龢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龢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周语中》:“饮食可饗,龢同可观。” 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用行,则德义可观。”

(2).谓平和,不交战。《国语·周语中》:“夫战,尽敌为上,守龢同顺义为上。” 韦昭 注:“守龢同,谓不相与战而平和也。”

(3).调和。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因天地之资,而与之龢同。”

上帝

(1)

(2) 天帝。古时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拥有至上权力,英明,仁慈,使人们崇拜并向他祈祷

上帝保佑

炎祚

(1).五行家谓 刘汉 、 赵宋 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 汉 或 宋 的国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后妃命数》:“中兴炎祚,成四百年之基者, 发 之五世孙 光武 也。”《宋史·乐志七》:“盛德在火,相我炎祚。”

(2). 三国 蜀 刘备 自称得 汉 之正统,故亦指 蜀汉 。 清 刘师恕 《卧龙冈武侯祠》诗:“大星堕地终炎祚,古柏参天傍草庐。”

将星

古人认为帝王将相与天上星宿相应,将星即象征大将的星宿。《隋书·天文志》:“大将星摇,兵起,大将出。”《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吾见将星失位, 孔明 必然有病,不久便死。”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讲武》:“纤云四卷诸天浄,剩一点将星耿耿。”

抱膝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邯郸 驛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楼桑》诗:“天下 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时抱膝,闲捡旧农书。”

悲风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

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阶基近临池,池中水华美。

    袭风净香闻,徼露清光靡。

    一室如玉壶,伫芳皆琼蕊。

    俯仰眄云天,徘徊友君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乐寿由来寓智仁,取名别有意焉循。

    谓将归政斯堂憩,当异敕几此日谆。

    南宋偶同鄙他志,西池追忆怆吾神。

    新正把笔应言吉,其奈前题读丙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落千丈之飞瀑,迸万变之骇波。

    倚怪松之硉矹,临绝涧之嵯峨。

    是巢许乎,是夷齐乎,乃能乐此岩阿。

    耳目所食,色声胥空。

    相商一晌,孰异孰同。

    携杖童子聊自得,较量付之之二翁。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新浴换轻縠,披襟临榧台。好风知人意,为我东南来。晚池雨草青,庶足充徘徊。呼狼具绿樽,聊进纳凉杯。一酌暑气消,再酌愁怀开。三爵竟酩酊,浩歌临苍苔。
  • 作者:李昱,朝代:元代

    庭燎光寒宿雨过,无眠数问夜如何。

    鼓钟既作声音间,冠佩初临礼数多。

    圣德由来同日月,文章元不阻山河。

    小儒才劣叨司教,相与从容托咏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一棹梁溪彻底清,平明登岸访山行。

    唐时逸少人如玉,山寺依稀有泐名。

  • 作者:舒坦,朝代:宋代
    长江滚滚西南流,秋水时至狂不收。大浪似屋山欲浮,王侯神智禹所啾。万鬼琢石它山幽,梅梁赑屃卧龙虬。咄嗟湍骇就敛揫,巨灵缩手愚公羞。障成十里沙中洲,支分脉引听所求。赤旱稽浸民不忧,那得虫蝗随督邮。汙邪瓯窭满车篝,斯民饱暖何以酬。庙貌突兀寒滩头,岁岁鸡黍祠春秋。老农击鼓稚子讴,当时人物纷雁鸥。岂无鼎食腰金俦,朽骨往往空蒿丘。姓名几复人间留,唯侯惠施膏如油。江声浩浩风飂飂,于古不见使人愁。拔俗万丈山标崷,使君不减裴商州。下车百蠹随锄耰,一笑四境无疮疣。天闲老步须骅骝,已闻归作金华游。钦贤访古意未休,画船载酒岸鸣驺。约我与往置脯{左月右肃},冠盖纷纷暇莫偷。搔首怅望情绸缪,我问使君亦何尤。西湖万顷蛟龙湫
  • 作者:李云龙,朝代:明代

    佳人青雀舫,公子木兰舟。

    游戏青枫浦,沿泗绿水洲。

    向晚江风起,齐归花渡头。

  • 作者:熊禾,朝代:宋代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岂第父母人,一念诚恳恻。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家传余政谱,师授存学则。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 作者:马廷鸾,朝代:宋代
    无限都人哭鼎龙,年多泽久似仁宗。愁来一样黄昏雨,天上人间自不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