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七才咏题韩滉画卷七首·其一·宋之问原文 诗词名句

七才咏题韩滉画卷七首·其一·宋之问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䌽楼选句日,翩翩美少年。

那知驴背上,须髯领七贤。

世代1-1考莫穷,姓名忽已传。

足称忘年交,堪比登仙船。

诗词问答

问:《七才咏题韩滉画卷七首·其一·宋之问》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

2. 七才子过关事不见书传而前代画家每传为蓝本其姓氏纷纷聚讼迄无确据近得韩滉所绘长卷卷故脍炙人口特标有姓名者五而缺其二旁稽博证即李东阳杨慎诸说而折衷之当以王维岑参为近似爰补其阙而各系以诗

参考注释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须髯

络腮胡子。《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颜师古 注:“在颐曰须,在颊曰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其人种类甚众,其须髯拳如毛,而緇黄浅深不一。”

胡须。《三国志·魏志·苏则传》:“ 则 谓为见问,鬚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明 方孝孺 《黄氏三寿图赞》:“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鬚髯颁白,冠裳如画。” 郭沫若 《西湖纪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须髯,他那筋脉隆起的金手。”

七贤

(1).指 魏 晋 时 嵇康 、 阮籍 、 山涛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 王戎 七个名士。《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 陈留 阮籍 , 河内 山涛 ,豫其流者, 河内 向秀 , 沛国 刘伶 , 籍 兄子 咸 , 琅邪 王戎 ,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唐 皇甫湜 《醉赋》:“沉湎於酒,有 晋 之七贤。” 元 沉禧 《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儔。”

(2).指 东汉 袁秘 、 封观 、 陈端 、 范仲礼 、 刘伟德 、 丁子嗣 、 张仲然 七人。《后汉书·袁闳传》:“ 黄巾 起,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军败,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陈, 谦 以得免。詔 秘 等门閭号曰‘七贤’。”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仁王经·序品》:“復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 吉藏 疏:“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调心顺道,故名为贤。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4).泛指七位贤人。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世代

(1) 很多年代

世代隐藏的奥秘

(2) 好几辈;好几代

他家世代行医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回忆我的母亲》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足称

值得称道。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全 赵 之袨服丛臺,方此为劣 临淄 之挥汗成雨,曾何足称。”《隋书·王韶元岩等传赞》:“ 元巖 王韶 ,任当彼相,并见严惮,莫敢为非,謇諤之风,有足称矣。”

忘年交

年龄差别大、辈分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南史·何逊传》

登仙

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 作者: 释了演,朝代: 宋代
    家山有路应须到,到得家山未是归。拈转杖头俱划断,好看午夜太阳辉。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 作者: 张明中,朝代: 宋代
    柳接飞来影,花翻过后枝。金衣摇日色,簧口弄晴丝。游子错回首,何人涩小词。杨园好风景,莫与负佳期。
  • 作者: 黄公度,朝代: 宋代
    望重东京宪与香,自怜忝祖寸无长。高天厚地容蝼蚁,乞与江湖作漫郎。
  • 作者: 洪迈,朝代: 宋代
    骄阳久 * ,一雨荡龟坼。田夫梦亦好,翻陇已幽咽。朝来喜相语,一饱心已决。翻翻风叶乱,嫋嫋露芒出。去年禾欲秀,积潦满秋泽。今年岂堪旱,束手就沟壑。我生拙谋口,藜藿甘如蜜。向来真过计,忧民岂吾职。赤子天可怜,嗟人独何力。何须事儿戏,合沓来贺客。稍欣新稻熟,社酒行可觅。当同扶路翁,醉归舞南陌。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卷却青云靶,书来意转平。於斯观所养,知不失其亨。梧竹自师友,梅礬皆弟兄。悲风吹梦远,不朽是乡评。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沙汀唤渡秋晚,舟泊岸傍水浅。

    旅客已登舟,行李奚僮运转。

    驴蹇驴蹇,牵拽不前恋栈。

  • 作者: 释慧远,朝代: 宋代
    凤凰山下方求隐,摩竭城中又转身。星电交驰何处是,旋机倒用若为陈。居士门高无异说,山僧行处脱根尘。风作伴,月为邻,三眼摩醯笑似嗔。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驿路风霜几度新,扁舟明日又逢春。

    三年京国归人梦,万里江湖倦客身。

    迟日莺花劳远望,春盘椒酒共谁亲。

    楚江渔父如相问,便好投簪共约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