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铁棋亭原文 诗词名句

铁棋亭

作者: 杜显鋆朝代: 清代

铁棋亭原文

豆积古仙洞,仄径何崔嵬。

上有铁棋局,斑剥弃莓苔。

搆亭相拂拭,贤侯意悠哉。

春风复秋月,我常此徘徊。

烹茶爇山叶,寻句索松煤。

当轩碧空净,眼界豁然开。

城市依山麓,河流环涧隈。

石枰作筵席,放豪时举杯。

坐听铁马响,心清涤尘埃。

髣髴八仙至,飘飘会蓬莱。

不觉瞑然醉,归已玉山隤。

诗词问答

问:铁棋亭的作者是谁?答:杜显鋆
问:铁棋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杜显鋆的名句有哪些?答:杜显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灰韵

参考注释

积古

谓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红楼梦》第三九回:“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説话儿,请了来我见见。”

仙洞

(1).仙人的洞府。 后蜀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 宋 无名氏 《贺新郎·庆生日子纳妇》词:“想 蓬莱 、仙洞又献,长生真籙。”

(2).借称道观。 唐 白居易 《春题华阳观》诗:“帝子吹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 华阳 。”原注:“观即 华阳公主 故宅。”

仄径

狭窄的小路。 明 许承钦 《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诗:“羣躋幽壑巔,捫萝遵仄径。” 程善之 《自芜湖至徽州道中》诗:“仄径俯飞鸟,屡进乃旋止。”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棋局

(1) 对阵的形势

(2) 旧指棋盘

斑剥

(1).斑驳,色彩错杂貌。 五代 欧阳炯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虎皮斑剥红。” 明 周浈 《池口舟中见九华山》诗:“嵁霞上斑剥,石乳下碖硱。”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 武昌 ,这座斑剥的古城。”

(2).斑斑点点而有剥落。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题大令保母帖》诗:“点画微微见斑剥,陶坯泥沙相杂糅。”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极乐寺》:“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鱼鳞,大可七八围,盖奇物也。”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尊彝斑剥探 商 周 ,得意换却千金裘。”

莓苔

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拂拭

掸去或擦去尘土

贤侯

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三国 魏 邯郸淳 《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 唐 权德舆 《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 清 全祖望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烹茶

煮茶或沏茶

句索

犹搜寻,搜索。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 张献忠 陷 衡州 ,句索不孝兄弟充伪吏,日投人水中。”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不孝兄弟,遘皇天之厄,癸未丁亥,婴句索之酷,屡貽母以不测之忧。”

松煤

(1).指墨。 宋 欧阳修 《石篆》诗:“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明 徐渭 《勾勒竹》诗:“自缘勾勒减松煤,非关白雪压枝低。”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2).指制墨原料松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墨》:“至 魏 晋 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参见“ 松烟 ”。

碧空

蔚蓝色的天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眼界

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窗中缟练舒眼界。——苏轼《和子瞻雪浪斋》

豁然

(1) 一下子彻底晓悟;开阔;顿时通达

(2) 坦荡

待人豁然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山麓

山脚下

河流

地表上有相当大水量且常年或季节性流动的天然水流

涧隈

山涧弯曲处。 明 张羽 《何楷读书堂》诗:“ 晋 代有高人,结屋临涧隈。”

石枰

石棋盘。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其始登者,得石枰於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弈,故以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冯提学扇诗》:“白云堆里 四公亭 ,亭下只遗空石枰。相逢莫自夸高手,一遍输来一遍赢。”

筵席

(1).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制度,筵铺在下面,席加在上面。《周礼·春官·序官》:“司几筵下士二人。” 郑玄 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 贾公彦 疏:“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 孙诒让 正义:“筵长席短,筵舖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礼记·乐记》:“舖筵席,陈尊俎,列籩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唐 柳宗元 《石涧记》:“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牀若堂,若陈筵席。”

(2).特指祭祀所设鬼神的席位。《南史·隐逸传下·臧荣绪》:“母丧后,乃著《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輒拜荐焉,甘珍未尝先食。” 唐 罗隐 《谗书·荆巫》:“有巫颇闻于乡閭,其初为人祀也,筵席寻常,歌迎舞将。”

(3).酒席;宴会。亦指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 曲江 大会比为下第举人,其筵席简率,器皿皆隔山抛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安能鬱鬱久居此耶!”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方才在王公大臣的筵席上,单于的酒量简直吞下了江海,真是大得惊人!” 洪深 《劫后桃花》四:“那厨房内好些人,正在准备筵席。” 赵树理 《金字》:“那一笔‘公事钱’,除了给区长摆了一顿筵席之外,剩下的只买了这么一块缎。”

铁马

(1) 披铁甲的战马;铁骑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金戈铁马

(2) 挂在宫殿、庙宇等屋檐下的铜片或铁片,风吹过时能互相撞击发出声音

清涤

(1).古时祭祀用的水。《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酒曰清酌。” 孔颖达 疏:“古祭用水当酒,谓之玄酒也。而云‘清涤’,言其甚清皎絜也。” 唐 权德舆 《祭故独孤台州文》:“柔嘉清涤,用寄单诚。”

(2).清洗;清除。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盖因丘陵而视远,必有以清涤孤愤,舒啸佳辰。” 前蜀 杜光庭 《衙内宗夔本命醮词》:“解五行三命之灾,销列宿暗虚之厄,罪瑕清涤,寃债和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此地文坛,依然乌烟瘴气,想乘这次风潮成名立业者多,故清涤甚难。”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髣髴

(1).隐约,依稀。《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洪兴祖 补注:“《説文》云:髣髴,见不諟也。”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 唐 李绅 《华山庆云见》诗:“依稀来鹤态,髣髴列仙羣。” 宋 梅尧臣 《和王舍人<忆省中小桃>》:“髣髴物华先上苑,依稀歌吹下 昭阳 。” 清 唐孙华 《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2).约略的形迹。《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 晋 潘岳 《悼亡诗》:“帷屏无髣髴,翰墨有餘跡。” 宋 苏轼 《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无復存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翻今之《易》与《书》,间能得其髣髴。”

(3).类似,好像。《文选·张衡<西京赋>》:“曾髣髴其若梦,未一隅之能睹。” 李善 注:“《説文》曰:彷彿,相似,见不諦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于是以 亮 为右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曹操 智计殊絶於人,其用兵也,髣髴 孙 吴 。” 宋 苏轼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诗:“近者戯作《凌云赋》,笔势髣髴《离骚经》。” 闻一多 《诗与批评·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髣髴真珠攒在艺术之王的龙衮上。”

(4).引申为比似,比并。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西汉 之文,后世莫能髣髴。” 明 方孝孺 《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观 褚公 所书哀册,岂后人所可髣髴哉!”

(5).仿照,模仿。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龟山不轻解易》:“尝谓説《易》须髣髴圣人之意,然后可以下笔。”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致画师数辈,为言姿态折曲,髣髴追写,卒不肖。”

(6).大约,几乎。《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脊上缝箇服子,髣髴亦高五尺。” 唐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 东都 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緡二三千。”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废兴髣髴无旧老,气象寂寞餘山川。”

八仙

神话传说中道教八位神仙,即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飘飘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瞑然

(1).模模糊糊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班 出,瞑然,忽得还舟。”

(2).闭目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僧》:“﹝丐僧﹞忽出南城,卧道侧,如僵,三日不动。居民恐其饿死,貽累近郭,因集劝他徙,欲饭,饭之;欲钱,钱之。僧瞑然不应。”

(3).指默默地若有所思的样子。 曹禺 《原野》第二幕:“盲人睁大一双不见眸子的眼眶,凝望前面,瞑然不知思念什么。”

玉山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园林秋色淡,置酒傍花阴。

    隔竹寒蝉静,高楼宿雾深。

    图书清玉案,山水和瑶琴。

    踏月听歌去,悠悠子夜心。

  • 作者:方仁渊,朝代: 清代

    葭玉睽违数十春,童年避难最相亲。

    两番浩劫情犹旧,一霎光阴世变新。

    留发原为今父老,盟心未许换儒巾。

    斯文道丧纲常废,谁是山中识字民。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行 * 许青山见,议论犹容乱石闻。

    勿谓衲盲贫胜我,溪分明月谷量云。

  • 作者: 张说,朝代: 唐代
    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 作者: 丘处机,朝代: 元代
    一泽天恩齐庆贺。群生地著无饥饿。愁态眉间都蹴破。还真个。盈街堆亩收田课。酝酒邀宾时唱和。排筵看食重堆棰。醉饱腥膻心不挫。骄矜过。却忧福里潜生祸。
  • 作者: 宋太宗,朝代: 宋代
    虚无知者少,秘默在丹田。铅化金银树,鼎光玉液泉。相宗难天易,绝妙理深玄。真境犹来是,依经学昔贤。
  • 作者: 储泳,朝代: 宋代
    万竹中央住,清心自爱持。不除伤砌笋,慵洗宿禽时。重泥新雪壁,留待客题诗。
  • 作者: 沈如筠,朝代: 唐代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我是棠矶旧钓徒,天教生与水云俱。兰亭正值人修禊,柳岸还添浪拍湖。幸有丈人观笔法,可无嘉客醉兵厨。直须去跃城东马,更与留春作后图。
  • 作者: 邓深,朝代: 宋代
    池馆媚春华,凭栏午更嘉。日光凝水面,波影炫檐牙。鱼出冲浮梗,萍交载落花。半酣拿小艇,落调唱渔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