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联大全>> 对联: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 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

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 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

挽联名人名家14字对联

对联全文

上联: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
下联: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

对联备注:

(清-陆尔奎《挽高凤歧联》)

参考注释

公便

谓便于公事。旧时上行公文的一种行文格式,结束语多为“实为公便”。

讽议

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后汉书·张衡传》:“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唐 白居易 《采诗官》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絶讽议。” 王闿运 《陈景雍传》:“知督抚不和,数数讽议,列县羣传其迂,诚不知时变。”

谏垣

指谏官官署。 唐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琚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诗:“予壻信时英,諫垣金玉声。” 宋欧阳修 《谢知制诰启》:“代yan6禁掖,已愧才难,兼职諫垣,犹当责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以余所闻, 嘉 道之间, 苏廷魁 、 陈庆鏞 、 朱琦 为諫垣三直。”

上下

(1) [high and low]∶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old and young]∶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up and down]∶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

(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about]∶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惰偷

亦作“ 惰媮 ”。懈怠苟且懒惰。 宋 苏轼 《谢馆职启》:“遇宠知惧,庶不至於惰媮。” 宋 陆游 《道宫谢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癘。”《明史·云南土司传一·云南》:“驯至 神宗 之世,朝廷惰媮,封疆败坏日甚一日。” 清 顾炎武 《与戴耘野书》:“百家之説,粗有闚于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于后代,此则区区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

中国

(1) [Central Plains]∶指中原地区

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

(2) 又

驱中国士众。

将中国人。

(3) [capital]∶京城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支离

(1) [broken;fragmented;disorganized]∶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thin and weak]∶瘦弱;衰弱

病榻

[sickbed] 病床

家庭教育

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教育。是国家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内容一般包括健康方面、德育方面、智育方面。中国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

良师

使人得到教益的好老师。 邹韬奋 《经历》一:“现在这位良师已去世多年了,可是我一生不能忘记他。”参见良师益友”。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 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