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联大全>> 对联:仰五子心传致知力行直接东山统绪 溯三朝邦彦修身体道聿开南岭宗风

仰五子心传致知力行直接东山统绪 溯三朝邦彦修身体道聿开南岭宗风

书院15字对联

对联全文

上联:仰五子心传致知力行直接东山统绪
下联:溯三朝邦彦修身体道聿开南岭宗风

对联备注:

(韩崶题广东粤秀书院先贤堂)

参考注释

五子

(1). 夏 太康 昆弟五人。《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朱熹 集注:“五子为 太康 昆弟五人。”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 太康 弟。 游国恩 《离骚纂义》引 王引之 曰:“ 五子 ,即 五观 也。”

(2).指 宋 代的 周敦颐 、 程颢 、程颐、 张载 、 朱熹 。 清 何凌汉 《宋元学案叙》:“余生於 濂溪 之乡,幼禀庭训,读 宋 五子书。”

(3).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汉书·律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 颜师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无子,故有五子。”《国语·周语下》:“夫六,中之色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天有六甲,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毕矣。”

(4).树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子》:“ 裴渊 《广州记》曰:‘五子树,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乱金疮。’”

心传

(1) [pass on personal teachings to pupils]∶禅宗指不立文字,不依经卷,以师徒心心相印传授佛法

(2) [a theory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泛指世世代代相传的学说

致知

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汉 郑玄 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 宋 朱熹 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明 王守仁 则认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参见“ 致良知 ”。

力行

(1).犹言竭力而行。《书·泰誓中》:“今 商王 受 力行无度,播弃犂老,昵比罪人。” 孔 传:“行无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陵压》:“ 严安之 、 崔谭 俱为赤尉,力行猛政。”

(2).努力实践。《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士诚有常心,以操群圣人之説而力行之,此 孔 孟 以下所以有功於世也。” 廖仲恺 《<孙中山先生文集>序》:“读先生之遗文者,能体化而力行焉,则此集之刻,为不虚矣。”

直接

[direct;immediate] 不经过中间事物的;不通过第三者的

直接谈判

直接帮助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金陵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东山 姿,缅怀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jiang3青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统绪

(1).头绪;系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 明 宋濂 《丽水黄府君墓志铭》:“习‘五经’约知其説,尤深於《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一》:“若夫守陈腐之言,循迂僻之行,耳不闻先儒千百年之统绪,目不见士大夫四海之渊源。”

(2).指皇室世系。 宋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公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继天,宫坊虚位,立嗣之义,礼有明文,愿陛下深思祖宗统绪之重,歷选宗室宜为嗣者。”《明史·怀献太子见济传》:“陛下膺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将来慎选元良,纘承统绪,其继大统者为 穆宗 嗣子。”

(3).泛指宗族系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乱离二则》:“我无子,将以汝继统绪,肯否?”

三朝

(1).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京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 李善 注:“三朝,岁首朔日也。”《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 颜师古 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诗:“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 宋 杨万里《诚斋荆溪集序》:“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

(2).谓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鬢成丝。”

(3).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却説那小公子 灵光 ,纔三朝便能言语。” 清 孙枝蔚 《新嫁娘》诗:“从今愁妇职,人莫羡三朝。”

(1).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汉 郑玄 注:“ 周 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羣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2).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 僧繇 浪得名。”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邦彦

国家优秀人才。 三国 魏 邯郸淳 《后汉鸿胪陈君碑》:“乃与邦彦硕老,咨所以计功称伐,铭赞之义,遂树斯石,用监于后。”《旧唐书·代宗纪》:“任之以官,置於周行,莫匪邦彦。”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相与倡明正学,陶植邦彦。”

身体

(1) [body]∶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干和四肢

(2) [health]∶健康状况

她的身体很虚弱

南岭

[Nanling Mountains] 广西、广东北部、湖南、江西南部的山系的总称,又称“五岭”。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山间隘口为南北交通要道。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为世界上最集中的钨矿产地

宗风

(1).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却説 印长老 接得 可常 ,满寺僧众教长老休得安着 可常 在寺中,玷辱宗风。” 金 元好问 《夏山风雨》诗:“惨澹经营有许功, 吴 僧谁得嗣宗风。”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尝叹佛老宗风高洁,而文士之得罪名教者,往往逃入其中,以自掩饰。”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吾则不然,必先绘之以华,斡之以力,而后沉深厉刻以出之,庶乎 李 、 何 、 王 、 李 之宗风不坠歟!”

(2).犹宗尚。 严复 《救亡决论》:“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致令羞恶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后,以巧宦为宗风,以趋时为秘诀。”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仰五子心传致知力行直接东山统绪 溯三朝邦彦修身体道聿开南岭宗风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