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联大全>> 对联:大识见,大议论,言国家政体,是何等磊落光明,恐俗士矫激沽名,无此胆量; 奇文章,奇气节,当生死关头,没半毫迟疑顾虑,比古人从容就义,可谓忠臣。

大识见,大议论,言国家政体,是何等磊落光明,恐俗士矫激沽名,无此胆量; 奇文章,奇气节,当生死关头,没半毫迟疑顾虑,比古人从容就义,可谓忠臣。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大识见,大议论,言国家政体,是何等磊落光明,恐俗士矫激沽名,无此胆量;
下联:奇文章,奇气节,当生死关头,没半毫迟疑顾虑,比古人从容就义,可谓忠臣。

对联备注:

(清-傅铭槐《挽吴可读联》)

参考注释

识见

见解;见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郗尚书 与 谢居士 善。常称:‘ 谢庆绪 识见虽不絶人,可以累心处都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吴组缃 《山洪》十七:“自己为什么也和他们一样没识见呢?”

大议

(1).朝廷集议国家大事。《汉书·循吏传·黄霸》:“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非议詔书大不敬, 霸 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繫狱当死。” 颜师古 注:“大议,总会议也。”

(2).谓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汉书·酷吏传·田延年》:“当发大议时,震动朝廷。”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始发大议,乞立宗子为后,以安宗庙。”

(3).朝廷的重大决策。《后汉书·董卓传》:“ 卓 又抗言曰:‘昔 霍光 定策, 延年 案劒。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 宋 曾巩 《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徇时,坐定大议。”

家政

(1) [household duties]∶家中的事务

(2) [domestic science;household management]∶有关家庭生活知识

何等

(1) [how;very;what kind]∶什么样的

你知道他是何等人物

(2) [what;how]∶用于感叹语气,表示不同寻常

这是何等高超的技术!

磊落光明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繆庶务,数进讜言,迹其居心行己,磊落光明,刚言鯁亮,有古大臣节概。”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粤剧《搜书院》第二场:“自问磊落光明,未有行差半点,夫人严拷重打,只为一首诗篇。”参见“ 光明磊落 ”。

俗士

(1).庸俗高尚的人。《后汉书·文苑传·刘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羣论》。时之览者,以为‘ 仲尼 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南史·循吏传·何远》:“其所会遇,未尝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2).见识浅陋的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砚》:“或疑是 浑州 吕老 所作,而研首无‘吕’字,其製巧妙,非俗士所能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对楚王问》,自辩所以不见誉于士民众庶之故,先征歌曲,次引鲸凤,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矫激

(1).犹诡激。奇异偏激,违逆常情。《后汉书·第五伦传论》:“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詎非矫激,则未可以中和言也。”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 东汉 之衰也,时人莫不矫激而奋厉,故贤不肖不相容,以至於乱。”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或取深山穷谷以为家,指泉石风月以为友,是岂迂僻矫激不近于人情?”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八:“衰世尚名义,作事多矫激。”

(2).指诗文风格特异而激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以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於 孟郊 。”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每闻諫諍辞,苦意多矫激。” 李大钊 《青春》:“ 拜轮 此言,固甚矫激,且寓风刺之旨。”

(3).激励。 唐 韦皋 《鹦鹉舍利塔记》:“因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

沽名

猎取名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硜硜有类沽名者,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清史稿·仁宗纪》:“二十三年戊寅春正月戊申,特詔 松筠 勿沽名市惠,以保桑榆。”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惊服之下,率尔宣扬,这其实还是当初沽名的老手段。”

胆量

[courage;guts;pluck;bravary;boldness] 不怕危险困难的精神;敢作敢为无所畏惧魄力

人们缺乏一般的胆量

奇文

(1) [remarkable work]∶新奇的文章——用于褒义

(2) [queer writing]∶奇怪的文章——多用于贬义。奇特的文章共同欣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 陶潜《移居》

奇气

(1).不平凡的气势或气象。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郑板桥 大令,通率诡诞,书画多奇气,世咸以才人目之。”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诗之四:“高楼西北腾奇气,大海东南露国徽。”

(2).不平凡的志气。 清 张惠言 《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 文在 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汨为吏十餘年,更偃蹇摧困,始得一官。”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六:“少年奇气称才华,登 岱 还浮八月槎。” 郁达夫 《自述》诗之十一:“几度沧江 逐逝波,风云奇气半消磨。”

生死关头

[a moment when one’s fate hangs in the balance]谓生死成败所系之关键时刻,即情势至为迫切之时

迟疑

[hesitate]犹豫不决

她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是的。”

顾虑

(1) [scruple]∶顾忌忧虑,因有某种担心而不敢去说去做

他对询问你最讨厌的事情并无顾虑

(2) [misgiving,worry]∶不情愿或不愿意

处在洞里,并且对出洞会有些顾虑

古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从容就义

非常镇静、毫无畏惧地为正义而死。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宋文帝》:“ 袁淑 死於元凶之难,从容就义,以蹈bai3刃。” 清 冯桂芬 《庞烈妇传》:“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陈毅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从容就义甚,大节凛不辱。”

可谓

(1) [it may be said (called)]∶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2) [why]∶何为

管仲得行其知于国,国可谓乱乎?——《管子》

忠臣

[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大识见,大议论,言国家政体,是何等磊落光明,恐俗士矫激沽名,无此胆量; 奇文章,奇气节,当生死关头,没半毫迟疑顾虑,比古人从容就义,可谓忠臣。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