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立马吴山忆频年转战沙场履险如夷宝筏自天援苦海 还辕湘水愿今日皈依竺国指迷彻悟瓣香异地拜慈云

立马吴山忆频年转战沙场履险如夷宝筏自天援苦海 还辕湘水愿今日皈依竺国指迷彻悟瓣香异地拜慈云

名胜杭州

对联全文

上联:立马吴山忆频年转战沙场履险如夷宝筏自天援苦海
下联:还辕湘水愿今日皈依竺国指迷彻悟瓣香异地拜慈云

对联备注:

(李世颜题杭州法喜寺)

参考注释

立马

(1) [draw horse to a stop]∶骑在站立不动的马上;驻马

立马挺枪

(2) [immediately;right away; at once; straight away; instantly]〈方〉∶马上

你叫他立马回电话

吴山

(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吴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崧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见“ 吴坂 ”。

频年

[in consecutive years] 连续几年

频年灾旱

转战

[fight i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辗转循回作战

转战南北

沙场

(1) [desert]∶平沙旷野

(2) [battlefield]∶古时多指战场

久经沙场

履险如夷

[cross a dangerous pass as easily as walking on level ground—handle a crisis without difficulty] 走险路如趟平地。比喻遇险不惊、临危不惧

宝筏

佛教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 明 孙梅锡 《琴心记·锦江晓发》:“ 恒 沙渺,彼岸平,从教宝筏济众生。”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我闻释氏妙变化,宝筏能引迷津断。”

苦海

[abyss of misery;sea of bitterness] 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脱离苦海

还辕

犹回车。《孔丛子·记问》:“巾车命驾,将适 唐都 。 黄河 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 鄹 。”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结轨还辕,东乡将报。” 宋 韩维 《送王氏兄弟》诗:“还辕欲何语,赠子诗聿脩。”

湘水

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妇女。”

皈依

[the ceremony of proclaiming sb.a Buddhist] 佛教名词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亦称“三皈依”

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须《宿营么禅房闻梵》

竺国

天竺 。古 印度 的别称。 唐 刘言史 《病僧》诗之一:“ 竺国 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徧浮埃。”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二:“西夷 康居 ,与 竺国 邻,俗多善幻。”《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茜罽缝袍 竺国 师,霞綃蹙帔天魔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游东园启》:“黄花万亩,儼 竺国 之铺金;白藕千池,似 崑山 之积玉。”

指迷

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非吾师指迷,实不悟此。” 明 袁庆麟 《<朱子晚年定论>跋》:“是编特为之指迷耳。”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弁言一则,尤足为后学指迷。”

彻悟

谓看透世事,有所领悟。 宋 陆游 《初归杂咏》之六:“老入鵷行方彻悟,一官何处不徒劳。”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五:“乡村教育的事冷僻寂寞,只有十分彻悟的人,才愿意干。” 沉从文 《菜园》:“这景象,古今相同。对它得到一种彻悟,一种启示,应当写出几句好诗的。”

瓣香

(1).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宋 陈若水沁园春·寿游侍郎》词:“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 尧 龄。” 清 计东 《再与宋牧仲书》:“乃於郡署旁废圃中,西向设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谨备瓣香至灵前拜奠,稍尽微忱。”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二《庚子送灶即事》诗:“隻鷄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参见“ 一瓣香 ”。

(2).师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近来 浙中 诗人,皆瓣香 厉鶚 《樊榭山房集》。” 胡适 《西游记考证》六:“尽登其诗入《山阳耆旧集》。择其杰出者各体载一二首于此,以志瓣香之意云。”

(3).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五洲万国佳儿女,海角天涯献瓣香。”

异地

[strange land] 异乡,外乡

流落异地

慈云

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da7法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 明 崔子忠 《送僧归滇南》诗:“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立马吴山忆频年转战沙场履险如夷宝筏自天援苦海 还辕湘水愿今日皈依竺国指迷彻悟瓣香异地拜慈云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