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联大全>> 对联:卓卓若人,作政界大老,推学界功臣,何期方辟蓁芜,手斧未停,竟速置邮骑箕尾; 嗟嗟来者,读岘山泪碑,痛泰山梁木,尚忆不遗葑菲,心香共炷,权借道院吊英魂。

卓卓若人,作政界大老,推学界功臣,何期方辟蓁芜,手斧未停,竟速置邮骑箕尾; 嗟嗟来者,读岘山泪碑,痛泰山梁木,尚忆不遗葑菲,心香共炷,权借道院吊英魂。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卓卓若人,作政界大老,推学界功臣,何期方辟蓁芜,手斧未停,竟速置邮骑箕尾;
下联:嗟嗟来者,读岘山泪碑,痛泰山梁木,尚忆不遗葑菲,心香共炷,权借道院吊英魂。

对联备注:

(清-吴琠《挽张百熙联》)

参考注释

卓卓

(1).高远貌。 汉 严忌 《哀时命》:“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王逸 注:“卓卓,高貌。” 唐 孟郊 《峡哀》诗:“月魄高卓卓,峡窟清沉沉。”

(2).特立;高超出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延祖 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羣。”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 明 徐渭 《赠沉母序》:“ 伯子 又知书,能操笔,而比於分隶,行卓卓为乡人表。” 鲁迅 《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我们现在大抵只知道 嚣俄 和 霍普德曼 是卓卓的文人。”

政界

[political circles;government circles] 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即政治界

政界要员

大老

(1).德高望重的老人。《孟子·离娄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二老指 伯夷 、 太公 。

(2).指在某一方面负有盛誉的人。 林纾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西国文章大老,在 法 吾知 仲马 父子,在 英 吾知 司各德 、 哈葛德 两先生。”

(3).称资深望重的大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悄悄写了十几封书子,打发人进京去遍託朝里大老。” 邹韬奋 《政府广播革命种子》:“贵人大老们深居简出,民间已经普遍的愤懑痛恨也许无从知道。”

(4).称父。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江州 村民呼父曰大老。”

(5).指排行居长的,犹言老大。《儒林外史》第五回:“他家大老那宗笔下,怎得会补起廩来的。”

(6). 元 初 湖广 、 江西 农民起义军对其领袖的称呼。《元史·世祖纪十三》:“﹝ 至元 二十七年二月﹞ 江西 贼 华大老 、 黄大老 等掠 乐昌 诸郡。”《元史·世祖纪十三》:“﹝三月﹞癸亥, 建昌 贼 丘元 等称大老,集众千餘人掠 南丰 诸郡。”

(7).方言。称地主、财主。《中国民间故事选·女中英雄周秀英》:“这时,邻近村子除了小孩,男男女女都参加了义兵,只有几户大老人家,他们不肯参加,只肯出点米做粮草。”

学界

[educational circles]指教育界或学术界

功臣

[one who has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何期

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xia8贱,少乐zheng8法,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蓁芜

(1).犹荒芜。杂草丛生。 宋 苏辙 《浰阳早发》诗:“ 楚 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 金 王若虚 《赠昭殿大将军高公墓碣》:“初,节度当再罹兵火之后,寇盗并兴,道路蓁芜,城邑頽废。” 明 何景明《六子诗·何编修瑭》:“古辙多蓁芜,非君谁予起。”

(2).杂乱丛生的草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酒愈涌上,倒蓁芜中。” 清 方文 《云间五子诗·陈卧子子龙》:“大雅陨霜露,周行蔽蓁芜。”

(3).引申为杂乱;纷乱。 明 吕天成 《曲品·沉璟》:“嗟曲流之汎滥,表音韵以立防;痛词法之蓁芜,订全谱以闢路。” 清 龚自珍 《吴市得<题名录>一册乃明崇祯戊辰科物也题其尾一律》:“板荡人才科目重,蓁芜文体史家凭。”

手斧

(1) [hand-adz]∶史前时期的石斧状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弯曲,其切削缘似石斧

(2) [adz]∶见“锛子”

置邮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骑箕尾

[death of a minister] 指大臣死亡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庄子·大宗师》

嗟来

(1).叹词。来,语助。《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2).“嗟来之食”的略语。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犹不取也。”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乐羊子妻》:“志士不饮 盗泉 ,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参见“ 嗟来之食 ”。

岘山泪

百姓至 岘山凭吊羊祜 而流的眼泪。后谓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泪。典出《晋书·羊祜传》。 唐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已堕 峴山 泪,因题零雨诗。”参见“ 峴山碑 ”。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葑菲

《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xia8体。” 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恶时并弃其叶。”蔓菁,即芜菁。芜菁与葍皆属普通菜蔬。叶与根皆可食。但其根有时略带苦味,人们有因其苦而弃之。后因以“葑菲”用为鄙陋之人或有一德可取之谦辞。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宋 陈亮 《又与勾熙载提举书》:“岂郎中欲纳一世之才,高高下下,不使丝髮遗弃,亦欲忘其xia8体而采其葑菲乎!此意高矣厚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一日,年长者来,谓 刘 曰:‘舍妹与君有缘,愿无弃葑菲。’”

心香

(1).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唐 韩偓 《仙山》诗:“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一日》:“假如当天便能够起飞,我倒是心香祷祝的。”

(2).指真诚的心意。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红泪弹前恨,心香警旧盟。”

道院

(1).道士居住的地方。 五代 王周 《道院》诗:“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你们寻所道院,趁早安歇罢。” 冯至 《蝉与晚祷》:“在他仅有的两间大的小屋内,将屋门关闭,把自己禁锢起来,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

(2).指修道院。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欧洲 中世,文章学问,都在道院里。”

英魂

[spirit of the brave departed;spirit of a martyr] 对生前有杰出功绩者的美称。亦见“英灵”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卓卓若人,作政界大老,推学界功臣,何期方辟蓁芜,手斧未停,竟速置邮骑箕尾; 嗟嗟来者,读岘山泪碑,痛泰山梁木,尚忆不遗葑菲,心香共炷,权借道院吊英魂。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