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联大全>> 对联:沐作人之教泽诵读弦歌学足三年期无负俊民秀民之选 景先哲于羹墙文章政事原本一贯岂徒夸小雅大雅之才

沐作人之教泽诵读弦歌学足三年期无负俊民秀民之选 景先哲于羹墙文章政事原本一贯岂徒夸小雅大雅之才

书院

对联全文

上联:沐作人之教泽诵读弦歌学足三年期无负俊民秀民之选
下联:景先哲于羹墙文章政事原本一贯岂徒夸小雅大雅之才

对联备注:

(蔡毓林题四川锦江书院)

参考注释

作人

(1) [behave;conduct oneself]∶为人处世

作人的学问大着哩

(2) [bring up men of talent;employ worthy men]∶教育人民,培植人才

作人要从根本上抓起

教泽

教化或教育的恩泽。《战国策·齐策六》:“ 田单 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十,以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严复 《有如三保》:“且外人常谓以中土士夫今日之居心行事而言,则三千年教泽,结果不过如是。”

诵读

(1) [read aloud]∶读出声音来

诵读诗文

(2) [chant]∶唸

弦歌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民秀

指民间才能出众的人。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四:“能官民秀,利建天跗。”《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上》:“往年县召民秀二人,问以守宰治状,善恶具闻,将加赏罚。”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国华民秀,公卿连席。”

先哲

[a great thinker of the past] 先世的贤人

羹墙

《后汉书·李固传》:“昔 尧 殂之后, 舜仰慕三年,坐则见 尧 於墙,食则覩 尧 於羹。”后以“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的意思。 宋 李纲 《邀说十议·议修德》:“思宗社之危而不忘之於寤寐,念父兄之辱而欲见之於羹墙。”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之一:“因思千古同昏旦,几席羹墙尚宛然。”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政事

[government affairs] 政府施政的事务

过问政事

原本

(1) [originally]∶起初;首先

他原本住在山东

(2) [formerly]∶往昔;先前,从前

他原本是干庄稼活的

一贯

[all along;consistent;persistent] 一向如此,从未改变

岂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文昭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小雅

《诗经》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大抵产生于 西周 后期和 东周 初期。这时王政衰微政治黑暗,诸多矛盾日益尖锐。故其中诗篇较多的是指斥朝政缺失,反映社会动乱,表现 周室 与西北 戎 狄 部族以及东方诸侯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少数是统治阶级宴会的乐歌。雅分小、大,主要有三说:有的认为以政事分,如《〈诗〉大序》;有的认为以道德分,如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有的认为以乐曲分,如 朱熹 《诗·小雅集传》。前人争论不决,莫衷一是。

大雅

(1).《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閎雅淳正的诗篇。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诗》有《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谓高尚雅正。 宋 叶适 《贺县尉》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叶圣陶《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沐作人之教泽诵读弦歌学足三年期无负俊民秀民之选 景先哲于羹墙文章政事原本一贯岂徒夸小雅大雅之才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