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语词典>> 杂虏在词典中的解释

杂虏

拼音: zá lǔ

杂虏的解释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其在 并州 ,名为骄豪。时杂虏数为暴,害吏民。” 唐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

词语分解

  • 杂的解释杂 (雜) á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纯 笔画数:;部首:木; 笔顺编号:
  • 虏的解释虏 (虜) ǔ俘获:虏获。俘虏。(.打仗时捉住敌人;.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俘获的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笔画数:; 部首:虍; 笔顺编号:
0
纠错

精彩推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杂虏汉语快速查询。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