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语词典>> 讬辞在词典中的解释

讬辞

拼音: tuō cí

讬辞的解释

(1).谓以言辞嘱托。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中士可以託辞,下士可以託财。”

(2).犹设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庄姬 託辞於龙尾, 臧文 谬书於羊裘。”

(3).饰词,找借口。 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尚主,辞以昔尝赐姓,其餘皆託辞以拒之。”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十六日,阴。 文安 招饮,已赴矣,因有恶客,託辞而遁。”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二:“她託辞把两个小孩子带往母亲家里,自己便和 秦一冰 远远地跑了开去。”

(4).谓借文辞表达。 宋 李觏 《前进士廖君墓表》:“以石表未立,捧其乡先生屯田郎中 李公 之状来, 覯 尝辱君游,谨撮其要,託辞左方。”

词语分解

  • 讬的解释讬 (託) ō 同“托”④讬⑦。 笔画数:;部首:讠; 笔顺编号:
  • 辞的解释辞 (辭) í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
0
纠错

精彩推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讬辞汉语快速查询。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